我把神棍老爹捲成首輔 作品

第161章 請主考官給個解釋

  三人來到貢院前,發現其他三經的經魁也被請來了,六個人一起走進去。

  大堂內,坐著好些身著官服的大人。

  “晚生拜見各位大人。”六人一起行禮。

  主考官吳情眼底烏青,似乎一晚沒睡好,但情緒很穩定。

  他和煦地笑道:“各位房官想見一見本房經魁,所以讓你們來相見。”

  有人在外面散播謠言,說他偏袒無錫籍考生……睜開眼看一看啊,前五名裡面一個無錫的都沒有!

  副考官胡杰說:“我當時看到徐時行《尚書》時文,還以為是一個老秀才,沒想到你這般年輕,實在難得。”

  禮記的兩位房官讓晏珣過來,稱讚:“你關於賑災的措施,很實用。朝廷要求三場並重,你的策論也很出色……我們都覺得,你該做解元。”

  吳情聽見,連忙說:“當時我取《易經》魁為解元,你們沒意見的。”

  禮記房官笑著說:“因為《易經》魁的時文我們也挑不出毛病,誰知道他還是《禮記》魁的父親呢?正是天意如此。”

  ……主考官喜歡《易經》魁,他們沒有反對的必要啊!

  胡杰附和:“若說策論,晏珣見識之廣確實遠遠超出眾人,絕不是紙上談兵。但晏鶴年的時文如有神助,讓人拍案叫絕。”

  “晏珣的文章既有秦漢之韻,又有唐宋豪邁,假以時日必成大家。”

  “徐時行在《尚書》一道造詣極深,將來可以著書立學!”

  “這一科的《春秋》經魁,不遜色於上一科的王錫爵。”

  “曾慶斌的時文題略有不足,但兵策足以彌補。”

  考官們交口稱讚……選出真正的人才,證明他們沒有偏袒徇私!

  將來這些後輩當上高官,也得記得今日。

  一眾經魁們被誇得飄飄然,抑制不住地笑,又連聲謙虛……晚生必當潛心向學,不負大人們所望。

  曾慶斌終於知道,他之所以逆襲是靠策論,不由得暗暗慶幸。

  汪德淵站在角落裡左顧右盼……不對啊!你們把我喊過來,怎麼沒有人誇我?

  這不公平啊!

  吳情終於發現汪德淵,招了招手讓他上前,問:“你是國子監的監生,高郵人?南京御史汪昭華是你何人?”

  汪德淵回答:“是我大伯。”

  ……去到哪裡,都有人問汪昭華是他何人。終有一日,人家會問汪氏子弟,“汪德淵是你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