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神棍老爹捲成首輔 作品

第127章 新娘就是新的娘

  此時車馬慢,一些人在外當官經商的,很多年不回家鄉也正常。

  本地習俗,若是不回家鄉,到小年夜這天吃過晚飯後,在家中正廳供設“六神牌”,供奉祖先和佛道兩家神仙。

  祖宗是必須的,其他佛、觀音、玉皇大帝、孔子、文昌帝君……根據需要供奉。

  有用的就信,沒用的不信。

  晏鶴年本來是這樣打算的,在揚州過年,供設六神牌。

  可是王徽又有別的想法……

  她總是懷念小時候跟大哥去高郵外祖家玩,水鄉的新年和無憂無慮的童年,在她的夢中縈繞。

  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她極少登外祖家的門。

  既然新婚嬌妻這麼說,晏鶴年爽快同意。

  至於晏珣,他對在哪裡過年沒有意見……就是擔心來來回回耽誤爹讀書。

  “我們在船上或者回雙河村,爹都不能偷懶。阿孃,你監督他。”晏珣叮囑。

  王徽抿嘴笑道:“好!他若不好好讀書,我就狠狠處罰。”

  怎麼處罰?

  泰山壓頂、游龍戲鳳、男耕女織、觀音坐蓮……

  既然打定主意回高郵,就要早一點啟程。

  到過年,來往兩地的客船都少了。

  晏珣把爹關在書房裡抄文章,自己去定船,又提前給安教授、李山長送年禮。

  李山長的家人在揚州,每年過年都下揚州……回高郵反而送不了年禮。

  得知他們要回鄉過年,兩位先生都說:“過年雖熱鬧,莫要荒廢學業。尤其是令尊,至少每日一篇文章,否則心就散了。”

  熟悉之後,先生們都知道,晏家老子不像老子,兒子不像兒子。

  小晏勤奮自律,老晏總想摸魚。

  也是晏家祖墳冒青煙,才讓晏鶴年有了晏珣這樣的兒子,否則一輩子頂多做半仙。

  晏珣從先生們那裡領了題目,回家佈置給父親。

  “兩位先生都擅長押題,其他人想要都沒有,你不要辜負他們的心意。”

  晏鶴年看著滿滿一張紙的題目,眼前一黑……一句話就能寫一篇文章,這要寫到什麼時候?

  你管這叫押題?

  分明是廣撒網,把四書五經能出的題目都做一遍啊!

  有人說新年之樂,猶如一根蠟燭,越點越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