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神棍老爹捲成首輔 作品

第121章 賣爹了不中用不要錢

  洪武元年官府規定,庶民娶婦,男子年齡十六歲以上,女子年齡十四歲以上。

  流程包括說媒納采、納幣請期、迎親、拜舅姑、拜祖廟、婿拜岳父母六個環節。

  晏珣到了揚州,請了全城最知名的官媒去王家提親……

  王姑娘在揚州有房子,如今就在城裡。

  “小相公放心,這件事包在我身上。”官媒婆笑盈盈的。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

  還有兒子幫父親張羅婚事的?

  但一聽女方住在保障湖邊的園林,就知道這樁婚事若成了,謝媒錢肯定少不了。

  王家這邊已經提前得到消息。

  王徽父母都沒了,由王家親族以及顧家老太太操辦婚事。

  顧家老太太孃家姓王,按輩分是王徽的姑母。

  也是知道汪直真實身份的人。

  “當初石知府告別宴上,我一看到晏鶴年,就覺得此人閤眼緣,該做我侄女婿。”老太太和藹地說,“如今他中了易經魁,可見我的眼光是對的。”

  這是向眾人表明,侄女婿是她相中的,跟王徽無關。

  不知內情的人,想不到晏鶴年與王徽是舊相識。

  王家嬸孃好奇地說:“聽說這個晏鶴年有半仙的名聲,到底是什麼樣的活神仙?我可真想見一見。”

  另一個陪客女眷說:“聽聞他還有一個兒子?不知人家兒子是什麼態度。”

  “這有何難?跟媒人說一聲,讓他們親自上門一趟。”老太太微微笑道。

  這些人啊,還是不甘心,惦記王徽可能有的東西。

  有人希望婚事能成,有人希望婚事成不了。

  媒人回來傳話,說女方長輩想見一見大晏相公,還要請小晏相公作陪。

  都說抬頭嫁女、低頭取婦,既然女方長輩要求,那還有什麼好說的?

  晏珣就拉著父親,穿上秀才的襴衫、頭戴方巾,由兩個書童打著錫頂的傘,氣派十足地出門。

  常歡建議:“不如請個籃與?擺上秀才公全套排場。”

  “不要,人家以為賣豬呢!”晏珣拒絕。

  他只是賣爹的,又不是賣豬的。

  沒見到晏家父子時,王家長輩疑心這樁婚事有何陰謀,憑什麼王徽在他們眼皮底下相中一個外人?

  見到晏鶴年和晏珣後,他們明白了……沒有什麼陰謀,純粹就是看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