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神棍老爹捲成首輔 作品

第119章 晏家進學酒的排場

  他現在幫縣令寫祭文,差不多是半個嚴閣老。

  賓客們全都到了,這場進學宴開席。

  秦廚房做的席面名不虛傳,頭菜是“鴨子羹”,其他熱菜、涼菜,都是色香味俱全。

  像那一道“硃砂豆腐”,用鹹蛋黃煮豆腐。

  高郵的鹹蛋黃是通紅的,稱得上“硃砂”,別的地方是淺黃色的,那算什麼鹹鴨蛋呢!

  又說“芙蓉河蝦仁”,用的是高郵清水小河蝦,白白的蝦仁配上青豆,主打“清清白白”。

  至於界首茶幹、香蒲包肉、鹽水鵝頭、油炸鳳尾魚、清燉獅子頭等等,吃的都是人間煙火、水鄉味道。

  唯有一道是晏鶴年家的特色菜——辣椒小炒肉,吃得眾人滿面紅光。

  沈師爺辣得滿頭是汗,又覺得很爽快……近日秋寒有些鼻塞,一下子通暢了。

  他想起晏鶴年之前送的苦瓜,有了其他心思。

  番麥其實已經不稀罕。

  嘉靖十四年,南京就有人種了,前幾年甘肅平涼府還上報過產量。

  李時珍給番麥起了名字,叫“玉蜀黍”。

  倒是苦瓜、辣椒,明年種出新的,可以讓曾縣令獻給朝廷,說不定皇帝會喜歡。

  再加上晏珣跟裕王有交情,說不定能得個嘉獎?

  觥籌交錯間,說書人老山講《盜帥夜留香》為眾人助興。

  這是晏家父子的大作,此時講正是應景。

  但在沈師爺和李開先聽來,又覺得晏鶴年更可疑了……疑心的種子一種下,就覺得處處不對勁。

  原來當初石茂華也沒有冤枉晏鶴年?

  其他人卻紛紛叫好:“這個故事新鮮又刺激,比看戲還好!”

  “前兩天城南顧家也擺進學酒,點了一齣戲,唱的是梁灝八十歲中狀元的故事,顧老員外當場臉黑了。”

  “哈哈!中狀元還不好?顧老員外要求太高。”

  “所以說擺席面還得是晏家,又氣派又喜慶!”

  晏珣忙裡忙外,聽著眾人的誇讚,覺得很欣慰。

  擺席面,要的就是熱鬧喜慶。至於賀禮,隨喜就好。

  像後孃那樣送大箱小箱來,太見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