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神棍老爹捲成首輔 作品

第112章 搬新家和進學

  “晚點回來行嗎?我去街上轉一轉。”常歡嘿嘿笑著。

  “別往新市河去!就你那二十兩,過不了一晚。”晏珣警告。

  常歡瞪大眼睛:“不至於吧?摸一摸也要二十兩?動動手腳呢?”

  晏珣:“……動哪裡都不行!留著錢買布,回家送給你娘不好嗎?你不是念叨,你爹老是坑你,就你娘疼你?”

  常歡猶豫著,還是覺得給娘買禮物比較好。

  唉,只能以後再動手動腳了。

  搬了新家,一時間沒空開心。

  因為接下來幾天會很忙。

  晏珣和父親都可以去府學“進學”,要參加簪花禮。

  所謂簪花禮,相當於府學的入學典禮。

  在這之前,新秀才要去府學交“印結費”、給學官送“進見禮”,才能進學。

  其中“印結費”是官府規定的,“進見禮”屬於潛規則。

  學官俸祿低,這是主要收入來源,不交的後果很嚴重。

  《瓜棚閒話》中記載,兩個秀才不給學官費用,正在參加簪花禮時被公差以履歷有疑、考試作弊嫌疑叉出去。

  總而言之,這錢省不了。

  洪武年間,朝廷就規定“府設教授、州設學政,縣設教諭,各一;俱設訓導,府四、州三、縣二”。

  也就是說,晏珣和父親要給五位府學官送“進見禮”。

  《儒林外史》中,匡超人中了秀才,惱怒不想給進見禮。潘老爹勸說:“你是寒士,進見禮也不好爭,每位封兩錢銀子去就是了。”

  此時,晏珣跟父親商量:“咱們不能只封兩錢吧?但給太多也不好,讓給不起的人難堪。”

  “都是包好的,誰也不知道其他人給多少。”晏鶴年笑道,“我來包銀子吧,省得你心疼。”

  小珣珣啊,錢掙了就是要花的!

  晏珣立刻鬆了口氣……眼不見,心不疼!

  難怪人人都說“窮秀才、富舉人”,在中舉之前真的是花得多掙得少。

  中舉就不一樣了,不認識的鄉紳都會來送賀禮!

  不過,錢財身外物,一切為了振興大明……先乾了這碗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