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神棍老爹捲成首輔 作品

第064章 老晏重色輕子


  過年走親戚,最能體現一戶人家的人際關係。

  誰家門口賓客盈門,就是令人羨慕的興旺之家。

  街上來往拜年的人群,都穿上新衣服,沒新衣的也得換上乾淨的好衣服。

  挑夫趁年節多掙錢,幫人挑節禮送往各家。

  小門小戶,提個食盒即可,來往都是心意;

  富裕人家,就要挑個擔子,太寒酸了有失體面。

  晏家父子回高郵安家沒多久,需要來往的人家居然不少。

  老一輩的親戚、晏鶴年的故友、晏珣新結交的朋友,都來往互送節禮。

  親戚故交家,父子倆一起去。

  族學的先生那裡,晏珣自己去。

  山長李開先安家在揚州,年前就下揚州夜夜笙歌,學生們不用去拜年。

  汪夫子住在甲第巷,來送禮的學生絡繹不絕。

  禮物不論厚薄,送臘肉、風乾雞,或者一壺酒、一些點心,先生都高高興興收下。

  每年這個時候,汪夫子都會滿足喟嘆:“不為良相就為良師,老夫也算桃李滿天下。”

  其他先生那裡,也一一走過場。

  先生們不虛留這一波波的學生,都是收下節禮、勉勵幾句就端茶送客。

  人情往來忙碌了好些天,終於到了晏珣期待的元宵節。

  都說小孩愛過節,他雖然不是小孩,也好奇這不同時代的元宵節。

  更何況,與元宵有關的詩詞,總帶著幾分情意。

  高郵的元宵又叫燈節,從十三日上燈,一直到十七落燈,連著幾天都很熱鬧。

  附近村莊的人也會乘船進城看燈,大街小巷處處人潮湧動。

  雖然廟堂之上,皇帝忙著修仙、大人們忙著黨爭,江北水鄉百姓的生活還是過得去。

  虎頭兄妹十五這日早早來了晏珣家。

  他們不把自己當外人,一進門就幫著劈柴、做飯、洗衣裳。

  父子倆平日的衣服,請前面巷子的李嫂洗。

  李嫂家境貧寒,專門給人洗衣縫補。現在李嫂也過年,髒衣服堆了一簍。

  “你們小孩子進城看燈的,怎麼還幹活呢!”晏鶴年勸阻。

  幾個少年說:“一點點活,很快就幹完了!我們在家還下地呢!”

  晏鶴年見侄兒們幹勁十足,和藹笑道:“那行!叔給你們煮大圓子,下午我們吃過,就去街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