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開荒,打造最強部落 作品

第320章 各種票據


                 至於說各種票據的圖案,白風經過各種折騰,最後還是放棄了畫人像,因為人像對於他來說,畫起來還是有些艱難的,而且畫出來了,你不說,誰知道那是誰?伏羲,神農?你見過嗎,你憑什麼說他長那樣?

  於是白風就乾脆在糧票上,畫了各種的農作物,小麥你認識吧,水稻你也認識吧,而且還非常的好畫,華夏產量最大的,就是大豆了,所以一百斤的糧票上,他畫上了大豆,五十斤的,則是水稻和小麥一起畫,就如同國徽一樣,一邊小麥一邊水稻。

  剩下的一些小面額的,就是其他的一些雜糧了,至於為什麼用糧票,還是因為糧票用起來方便,普通人可以把自己的糧食,換成糧票,這樣他們出去買東西,互相之間進行交易,就可以直接用糧票了,至於發行多少,就看倉庫裡有多少的糧了。

  要是哪一年的糧食收穫的特別多了,那糧價自然就低,相應的糧票也就不值錢了,這就是通貨膨脹,要是糧食少了,糧票就又變的值錢,這就是反過來的通貨緊縮,因為現在是小範圍的,小規模的發行,所以白風是完全可以把這個通貨膨脹率和緊縮率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圍之內,不會讓自己做出來的糧票變成廢紙的。

  要是糧票能夠繼續穩定的使用個幾年十幾年,再出一個貨幣,來代替糧票,那麼大家對於所謂貨幣的認可度和接受度,就會沒啥牴觸,要是糧票用個一年兩年的,就直接崩盤了,估計以後白風真想再發行貨幣,就很難了,除非是用銅或者鐵來打貨幣,至少它還有自己本身的價值在的,不像糧票本身就是一張紙。

  而在這個糧食就是用來互相交換的一般等價物的時代下,糧票,其實也可以說是一個糧本位的貨幣了,就像美元,是金本位的一般等價物,為什麼美元那麼堅挺,因為美元和黃金是掛鉤的,歷史上的某些朝代,是銀本位,貨幣和銀掛鉤,只要銀不崩盤,他們的貨幣就一直堅挺,所以哪怕是國際交易,華夏的貨幣也能夠被認同並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