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是水果 作品

第2001章 蘇靜的理想之一

  這時候在見識了明珠這個花花世界的美好,能夠把錢掙得不下苦力來錢還快,蘇駿和郭梅心動一下,想嘗試嘗試,又怎麼呢?

  蘇靜還是年紀太小,又沒有經歷過生活的摸爬滾打,不太懂一個道理。

  不偷不搶,見空插針,投機倒把,雖然可以在道德上給予譴責,可往往就是這樣的人,這些被譴責者,賺的盆滿缽滿,實現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和財富自由,也讓家人過上了富足的好生活。

  之前郭成松又一次和趙長安閒聊的時候,說他外孫女高一的時候寫了一篇作文,還得了獎。

  裡面的內容是說她父母每天走街串巷的收破爛,一路吆喝著‘收破爛嘍~,誰家有破銅爛鐵廢紙啤酒瓶子健力寶罐子——’,天熱自己父母的嗓子都喊啞了。

  看到這一幕,她在心裡暗暗發誓,等到自己以後有錢了,一定要給父母買一個小喇叭,就是那種能夠提前錄音的小喇叭,這樣她父母再去收廢品,就不用扯著嗓子不斷的喊‘收破爛嘍~’

  當時聽得趙長安直笑,就和農夫當了皇帝天天吃饃夾肉一個人道理。

  只不過變成了農夫的兒子看到父親面朝黃土背朝天這辛苦的一幕,立志要敢叫日月換新天,當了皇帝以後天天叫老爺子吃饃夾肉。

  ——

  在二十年前改革開放初期,由於時代的特有屬性,國內的工業產品基本都是供不應求,買電視,電扇,冰箱,洗衣機,收音機,縫紉機,這些家電和商品不但要掏錢,還得有專門的票。

  這種情況反應到市場上面,就成了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暫時並存。

  同一產品有兩個價格,分別是計劃內部分實行統配價,購買需要憑票或者關係,同時企業超計劃自銷產品並按市場價格出售,形成了特殊的價格雙軌制,實現了企業和國家的共贏。

  由市場定價的市場價格,往往比統配價高一兩倍,在價格雙軌制和商品短缺的作用下,倒爺這個職業順應出現。

  83年的時候,第一批倒爺出現在燕京和鵬城,前者是依託資源尋租,後者是憑藉著寬鬆的商業氛圍和對外開放的窗口效應,做信息差下區域商品供求關係不平衡的搬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