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 作品

第 251 章 十幾年的第一炮

無論友人們再生氣,活還是要幹,還要兢兢業業鞠躬盡瘁地幹。




薛道衡罵道,怪不得李二郎李三郎敢亂來,都是這群狐朋狗友慣的。




親生父親罵自己是狐朋狗友,薛收也只能唯唯諾諾點頭,看得陳稜壓不住嘴角上彎的幅度。




總還是有人能製得住薛伯褒,活該!




在李玄霸的計劃中,薛收其實是順帶的。他問二哥要的人才是陳稜。




陳稜最初進入朝堂諸公視野,就是率領大隋水軍遠航(在此時算是遠航)打下琉球。之後他被困筑紫島,不僅打了幾年海戰,還為了回中原深入研究過海船。




雖然陳稜和薛收最後是被李玄霸派人救回來,但他們幾年的研究和付出並不是沒有用處。




李玄霸對海船瞭解不多,只是隱約聽聞海船似乎船底與在內河行駛的船有區別。




他和陳稜談起此事,陳稜也在筑紫島上有過類似構想,並且已經付諸實踐,只是工匠和時間不夠他打造一條大船。




在陳稜跟著李靖打江南時,李玄霸就提前告訴陳稜,別把好不容易自學的造船知識丟了,以後會有大用處。




就算李玄霸不提醒,陳稜也不會丟掉這個愛好。畢竟這是他和薛收流落荒島時為數不多的愛好了。




“只要有穩定的海運航線,至少沿海這一線大唐能夠牢牢掌控在手中,不用擔心運兵運糧。”李玄霸對陳稜道。




李玄霸又私下對薛收道:“趁著現在天竺、波斯和即將建立的阿拉伯帝國正強盛,正是海上絲綢之路發展的好時機。不趁著這個時候用絲綢和瓷器搶錢,在有明君賢臣的時候把國內基礎建設都翻新一遍,難道指望後世深宮富貴鄉里出生的君王?”




薛收深覺有道理。




李玄霸自幼經商養全家。薛收既然是他的友人,對李玄霸要在交州和愛州重商並無意見。




他這一路南下,時常下馬車和舟船觀察周圍地形環境。嶺南道大部分地方都是起伏的山地,只靠種田恐怕也難以收上賦稅,更別說地方截留一定賦稅來教化百姓了。




薛收唯一不滿的是李玄霸笑話他是“添頭”。




陳稜學造船的時候,難道自己沒有學嗎?李玄霸明明知道,就是嘴賤。




薛收很疑惑,李二郎究竟是怎麼把弟弟養成這樣?將來太子的教育,恐怕他們要多費心了。




將手頭的工作一五一十地交給了薛收和陳稜,李玄霸帶著陳鐵牛準備乘船去占城國了。




占城國與愛州隔著一條較高的山脈,陸地上不好出兵,所以他們才從東漢黃巾起義後一直割據至今。




隋朝的海軍不弱。經過李玄霸這幾年的咬牙支撐,大唐在統一中原後,也將當初隋文帝和隋煬帝為了攻打高麗而打造的海軍保留了下來。




海軍一分為二,一半在齊魯半島,一半在江都李靖手中。




現在李玄霸把李靖手中的水軍要了三千,但把李靖從出兵名單中踢了出去。




李靖很擔心李玄霸,很想跟隨出征。李玄霸要給他表演個現場寫聖旨,李靖捂住眼睛掩住耳朵逃跑。




於是李玄霸就把潞國公陳鐵牛任命為此次出征的海軍主將,保護自己出訪占城國。




去占城國的船上,潞國公陳鐵牛被他爹陳鐵匠訓得哼哼哧哧抬不起頭。




張亮小聲道:“郎君,我們在一旁嗑著西瓜子看鐵牛挨訓,真的不會讓他生氣嗎?”




李玄霸丟了一顆五香炒西瓜子進嘴裡:“陳叔在,他生氣了又如何?而且陳叔不在,他生氣了又如何?”




張亮腹誹,陳鐵牛對你是不敢如何,但他會揍我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