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 作品

第 159 章 江都號哭敲喪鐘





魏徵燃起了煙火,翟讓和王薄帶人退去,在兩岸留下了一地的屍體。




當援兵到達時,楊廣所乘坐的龍舟已經被燒得面目全非,只剩下焦黑的殘骸。




原本歷史中,江都通守王世充援助洛陽,然後就一直留在洛陽。




這個時空中,李淵和楊暕迅速擊敗了楊玄感,王世充還未拉起一支援洛大軍戰鬥就已經結束,所以他仍舊是江都通守。




聽聞楊廣要到江都,王世充早早就準備妥當,親自率兵離開江都來迎接楊廣,居然趕在沿途郡縣官員前面,最先到達戰場。




王世充心裡激動極了。這可是救駕之功,自己以後發達了!怎麼也能當個將軍吧?




可惜楊廣心頭提起的那口氣一鬆,就暈了過去。他沒能第一時間在楊廣面前表忠心。王世充遺憾不已。




在王世充的護送下,楊廣順利進入江都城。




李世民和李玄霸率先潛入江都成,散播不是謠言的傳言——皇帝這次下江南,並不是簡簡單單的遊玩,而是放棄大興洛陽,想要定都江南。




皇帝不準備回中原、回關隴了!




楊廣的心思有許多聰明的近臣都猜到了,但他們都閉口不言。




驍果軍和大部分大臣將領是不知道楊廣心思的。




楊廣自繼位後常南巡北巡,從來閒不住。所以雖然在天下大亂時南巡很蠢,將士和大臣大多也以為楊廣只是普通昏君般的“貪玩”。他們不知道楊廣這次南下,就沒想過再回去。




驍果軍不是關中人就是中原人,華夏人自古故土難離,連舉家搬遷都難以接受,更別說這些人都是孤身南下,家中親人都還在北方。




()皇帝居然不回去了?那我們怎麼辦?我們的家人怎麼辦?




驍果軍拖著疲憊的身軀來到江都,剛被甦醒的楊廣訓斥了一頓,連治傷的撫慰金都不給,就聽到了這個噩耗。




全軍譁然。




此時,王世充率先提出了原本歷史中是裴世矩提出的安撫策略,命令全江都所有適婚女子停止談婚論嫁,配給隨行將士和官員。




不過裴世矩是建議將江都寡婦和未嫁女子嫁給驍果軍將士,而且是嚴格遵循了婚嫁規矩,雖然是強迫,但也沒有引起太大民怨。




畢竟驍果軍將士的地位都不低,對江都寡婦和未婚女子而言也算是良配。至於許多將士在北方已經成家立業,這時候大部分女子是不在乎這一點的。戰亂時候,在各地都有妻子多正常?她們也是明媒正娶,還是皇帝下旨,後院的地位又不是爭不得。




因此裴世矩既得到了驍果軍的感激,在驍果軍叛亂時沒有被殺,也沒有被江都百姓怨恨,安全地活到了唐朝建立時。




但王世充可沒有裴世矩這麼好心,他的舉止粗暴許多。




王世充本就是江都地方長官,他直接挨家挨戶搜尋適齡女子配給驍果軍將士。什麼婚聘之禮完全沒有,與其說是娶親,不如說是給驍果軍將士褻|玩。在這途中,常有已成婚婦人被掠奪,還有兵卒藉機擄掠。




原本歷史中裴世矩讓江都城處處掛上了喜慶的燈籠,敲鑼打鼓送新娘出門。不管新娘樂不樂意,至少表面上是全城都在辦喜事。




王世充搞得江都城處處怨聲載道,哭聲震天,不少人家都掛起了白幡。




女子被強配給驍果軍將士後自然也是哭著的,成親變成強迫,驍果軍有個屁的歸屬感,完全變成了洩|欲。




裴世矩讓驍果軍將士重新成家後,驍果軍軍心穩定了一段時間,至少還未成家的年輕將士想家的心情淡了一些;王世充這一舉動,讓驍果軍更加人心浮動,戾氣更加深重。




裴世矩和一些朝臣實在是看不過去這人間慘劇,連虞世基和裴蘊這兩個大奸臣都受不了王世充的惡毒,紛紛勸諫。




楊廣不在乎百姓,但是在乎自己居住的環境。江都城人人哭喪掛白幡,他還怎麼享樂?




於是楊廣下旨停止將江都女子強配給驍果軍將士,並將原本已經強配的江都女子送還。




良心未泯的朝臣湊了些錢,給這些女子作補償。




還好這時候貞操觀念不強,逃回家的女子們只是多了一段不堪回首的記憶,不會太過影響她們今後的生活。




但驍果軍的怨氣更重了。




李世民和李玄霸冷眼旁觀了這一幕人間慘劇。




兵過如篦,這種事在破城的時候時有發生。李世民帶兵攻打突厥時,也沒把突厥部落的人當人。




亂世之中,女子向來不是人,是“財物”。




但見多了,不代表就不會心生觸動,也不代表就認可了這件事。




李世民道:“王世充該死。”




李玄




霸道:“我已經讓薛收提議王薄,把王世充丟給江都百姓,讓江都被他禍害的百姓一人割他一刀。”




李世民:“……”




他默默轉頭看向弟弟。




李玄霸道:“怎麼?”




李世民收回視線:“沒什麼。”他只是再次確定,弟弟對百姓的同情心比他更重,有時候心中的戾氣也比他更重。




李世民轉移話題:“這場大戲要落幕了?”




李玄霸道:“該給裴公和虞老師寫信,讓他找藉口離開江都了。正好群臣都催楊廣回大興,楊廣為了堵住這些人的嘴,應該會派人回大興坐鎮。”




李世民道:“讓薛收去。他亮出身份,裴公和虞老師就會離開……唉,虞老師不一定會離開。雖然虞世基是大奸臣,卻是他的兄長。”




李玄霸道:“看虞老師自己選擇吧。虞世基該死,就算落到我們手中,虞老師求情也沒用。”




李世民點頭:“所以還是死在江都更好。”




雙生子就像是一個冷漠的旁觀者,看著江都百姓號哭,看著江都百姓人心惶惶,看著江都……偷偷接引義軍入城。




李世民時不時地往李玄霸那裡看一眼,然後在李玄霸看過來時迅速收回視線。




都說慈不掌兵,一個頂尖的謀士,說不定比將領更要拋棄良心。




挺好的,這樣弟弟才能保護好他自己。




隋大業十一年,楊廣到達江都。




一到江都,楊廣就日日笙歌,不理朝政。天下送來的緊急文書全都被他堆在書案上,壘成了一座小山。




蕭皇后委婉勸說,楊廣卻道“貴賤苦樂,更迭為之,亦復何傷”,又攬鏡自照,“好頭頸,誰當斫之”。




蕭皇后聽楊廣自比陳後主,將她比作陳後主的皇后沈後,心中憂懼不安。




驍果軍對楊廣怨氣極重,居然在大庭廣眾之下公然討論謀逆之事,連密謀都不“密”了。




蕭皇后趕緊派宮女去告知楊廣,楊廣卻殺了宮女。




蕭皇后悄悄向群臣求助,裴世矩接連上奏楊廣,就像是蘇威當初那樣,一改往日作風直言上諫。




楊廣勃然大怒,將裴世矩逐出江都城,一個兵卒都沒給他,讓他孤身跨越戰亂的大地回大興接待不存在的西域番臣。




裴世矩已經六十八歲。




他消瘦得厲害,騎在馬上的身姿都佝僂了。




所有大臣都知道他觸怒了楊廣,原本與他交好的朝臣都不敢送他,只有虞世南一人前來送行。




裴世矩道:“你與我一同離開吧。”




虞世南搖頭,送別裴世矩後轉身回江都。




楊廣得知虞世南居然敢去送別裴世矩,將虞世南關入了大牢。




虞世基想要救虞世南,卻被虞世南拒絕。




虞世南冷漠道:“你還是想想如何自救吧。”




虞世基憤怒地拂袖離去。




虞世南目送虞世基離開,默默垂淚。




……




“裴公,請上馬車。”薛收恭敬道。




裴世矩疲憊道:“李一郎和李三郎在何處?”




薛收道:“李一郎李三郎自然在隴右戍邊抵禦突厥。”




裴世矩沉默了一會兒,慘然一笑:“當然如此,理應如此,他們可是大隋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