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 作品

第 158 章 楊廣三下俏江南

魏徵道:“三郎君勸了你許多次,你仍舊堅持要親手砍下楊廣的腦袋。既然你已經是將死之人,我稱呼將死之人的姓名算不上無禮。”




王薄:“……”




他扶額:“先生,你能不能改改你的脾氣?你回到冠軍侯身邊後,小心被排擠。”




魏徵不在乎道:“如果他們排擠我,就說明他們自己心胸狹隘,主公應該遠離這樣的奸邪小人,我會上書彈劾他們。”




王薄嘆氣:“罷了,三郎君應當會護住你。”




魏徵不讓王薄轉移話題:“你可是在緊張?”




王薄沉默了許久,道:“不是緊張,只是悵然。”




他遲疑了一會兒,嘆了口氣,繼續道:“這天下果然如三郎君所料,先是我們活不下去的百姓揭竿而起。當天下亂起來後,各地豪強接連出現。現在各地義軍,還有多少是百姓的義軍?我聽聞北方生亂,不是手握兵權的鷹揚郎將,就是當地鉅富豪強。”




王薄指著自己:“就算是出身貧寒的人,大多也是看著天下亂起來後聚眾為盜,像我這樣真的活不下去的人少之又少。當初與我一樣的人有很多,如今是漸漸都看不到了。”




如翟讓、竇建德、杜伏威等人都不算真的活不下去才起義,他們都是逃犯,不是如王薄一樣帶著鄉親父老入山逃徭役。




翟讓、竇建德都當過隋朝小吏,家境並不貧寒。




王薄麾下也有許多這樣的人。




豪強世家高人一等,這種地方富戶也是高普通貧寒百姓一等。王薄希望他們平等地看待普通百姓,他們當然不情願。




王薄試圖提拔與他一樣出身的人,卻發現真正家境貧寒的人無論智慧還是武力都比不過這些人,自己依靠的還是原本家境就不錯的人,或者是原本小偷小摸或者打家劫舍能吃飽的賊寇。




王薄讀了書後,也想過能不能自己當皇帝。




漢高祖劉邦都能當皇帝,自己為何不能?




但他讀了更多的書後,才發現劉邦是如翟讓、竇建德那般的人。劉邦一家人都能讀書識字習武,劉邦的友人也都是縣中小吏,這明明是縣中豪強,而且還是祖輩是士大夫的豪強,與自己這等鐵匠出身完全不同。




“或許我不該讀那麼多書。”王薄道,“如果沒有讀那麼多書,我心裡就不會有那麼多煩惱。我率領鄉親起兵是因為活不下去和義憤。如果打不過了我就投降,說不定還能混上個官當。”




但現在他心中充滿著理想、夢想之類的空談,讓他不甘心,很不甘心。




如果他沒有多讀書,就不會在自己已經是最強大的義軍首領之一時,還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窮途末路,沒有絲毫喜悅。




魏徵聽王




薄抱怨他不該多讀書後,對王薄道:“這有什麼難的?雖然我不想讓主公和三郎君多一個難纏的敵人,但只要你迅速把你的位置從一個小鐵匠換成那些世家豪強不就行了?你就當你現在已經當官了,然後去封更多的官,你那些有能力的下屬便不會再抱怨你的‘不公’,你便能籠絡更多的人,擁有逐鹿天下的資本。”




王薄愣了一會兒,道:“先生說得對。”




魏徵道:“煩惱解決了?解決了就回去睡覺。江淮蚊蟲真多,我可不想在這裡陪你喂蚊子。”




魏徵起身:“還要我送你回去?”




王薄搖頭:“我自己回去。”




魏徵目送王薄回帳篷,嘆了口氣。




薛收悄悄從樹幹後面出來,渾身一股燻蚊子的藥味。




魏徵白了薛收一眼:“味道這麼大,他居然沒發現你。”




薛收把藥囊遞給了魏徵一個,道:“他大概是真的很苦惱吧。真沒想到他會如此苦惱。”




魏徵道:“書讀多了,書讀傻了。你怎麼還不回隴右道?”




薛收道:“李二李三寫信給我,說房玄齡杜克明正在做假賬做得焦頭爛額,讓我趕緊回去幫忙。”




魏徵無語:“你嫌麻煩,就不回去了?”




薛收笑道:“做假賬哪有刺殺楊廣有趣?”




魏徵道:“你難道海島上當野人當久了,性子都野了?”




薛收:“……你這嘴真的需要改。”




他沒和魏徵計較,如果計較,早就氣死了:“李三猜到了我可能不會去,有任務給我,我現在不能告訴你。”




魏徵心裡立刻不喜了:“怎麼?三郎君把我也算計進去了?”




薛收道:“你就當是吧。”




魏徵氣沖沖拂袖而去,對自己這個老下屬居然比不過薛收非常不滿。有什麼事是薛收能知道,自己卻不能知道的?等見到三郎君,一定要好好罵他一頓。




薛收看著魏徵氣沖沖的背影,疑惑極了。他記得李玄霸給他寫信,說初次見到魏徵的時候,魏徵是一個很謹慎知禮的人。怎麼他看到的魏徵就像是他從筑紫島海岸石頭上撬下來的海膽,渾身都是刺?是王薄這裡的風水不好嗎?




他還真猜對了。王薄身邊全是文盲,魏徵的儒雅和耐心在為王薄做事的時候逐漸消磨乾淨,短短几年時間就湊足了他原本流離顛沛十幾年才湊夠的“你們都是傻逼嗎”戾氣,成功進化成了魏懟懟。




薛收撓撓頭,又撓撓胳膊上的小紅點,搖搖頭離開。




罷了,反正魏徵將來捱揍又不是自己捱揍。




李二雖然心胸寬廣,但他脾氣也很暴躁,是真的一言不合就會上拳頭的,只是打完架後便不進心裡去而已。




……




義軍做好了萬全的準備,楊廣也做好了準備。




他又開始殺人了。




右候衛大將軍趙才下獄,建節尉任宗當庭杖斃,奉信郎崔民象被處死,楊廣終於出了洛陽城門。









過泗水的時候,奉信郎王愛仁上表請求楊廣返回西京,楊廣殺死了王愛仁;到達梁郡的時候,梁郡百姓阻攔楊廣繼續南行,被楊廣誅殺。




楊廣一路走一路殺,一路命令驍果軍沿路剿匪開道,龍舟浩浩蕩蕩南下,造成的動靜之大,天下無人不知。




在楊廣南下的時候,各地已經平息的民亂再次燃起戰火。這次幾乎所有郡縣都有鷹揚府將領或者豪強叛亂,隋軍高層將領出現了傷亡。




楊廣卻不在意這些。連蘇威都被貶為庶民,已經不會有人再會在他耳邊提匪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