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蠢凡愚QD 作品

第一百一十一章:此與功名利祿,毫不相關也!(求月票!)

“這個轉場神了啊!第一次看話劇,我之前還想著,話劇舞臺怎麼去處理故事的轉場。畢竟它不像是電影那樣可以通過鏡頭來表現,看了小哥剛才這一段,我愛上話劇了!表現力太強了!”

“這短短几步,真就走出了一眼萬年的感覺。六步,六次趕考落第,我甚至能夠感覺到每一次不中後,宋應星就失去的一分神采。炸裂,這一段真真的炸裂!”

“演的太好了,曾經我三次高考失利,每次復讀時候就是這個樣子。宋應星考了六次,跨度二十多年,我要是他估計都崩潰了。”

“看過的話劇大大小小十幾場,從來沒有像剛才這一幕這樣被驚豔到。你跟我說這是大學校園話劇,你跟我說這是學生作品?!”

“這場話劇未來幾天還演嗎?我想去蓉城現場看了!”

直播間中彈幕洶湧,現場也是發出了一陣低聲的讚歎。

現在的音樂廳裡,除了校領導和參加校慶的客人,大多數都是跑過來看熱鬧的學生。

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上午在科研成果展那頭看到了李有志發請帖的農學院和其他主力院系的學霸。

這些人平時不太關注學校裡的新鮮事,對於李有志和同塵社也都不太熟悉。

但是通過剛才這一幕的表演,他們是真真切切的被吸引住了。

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看話劇,第一次接觸這種舞臺表演形式。這不同於電影鏡頭敘事,而是巧妙利用舞臺設置,演員演繹方式來呈現故事的形式,讓他們感覺到無比新鮮的同時,內心也深深的被舞臺上的人物命運所牽動!

再次收到一筆八千多的驚豔值,臺上的李有志大為振奮。

在短暫的落幕布景後,開始了接下來的劇情;

宋應星屢試不第,家中老母年高多病,多年科考也使得家境日益艱難。

兄長宋應昇去京城供職,而宋應星則是回到家中。

兄弟二人一南一北,從此天各一方。

與摯友和兄長分別的這段日子,是宋應星人生中的至暗時刻。

但同時,也是他命運的轉機。

在家中照顧母親的同時,宋應星開始整理起多年遊歷所記下的筆記,編撰那些關於農學,手工業的相關技藝。

就這樣到了崇禎年間。

在書信中得知宋應星在家中整理書稿,重拾少年時編著一本“實用之書”的夢想時,摯友和兄長欣然對宋應星發出了邀請,並給予了鼎力支持。

時隔經年,此時宋應星的摯友涂紹煃已經成為牧守一方的縣令。

在涂紹煃任職縣令的浙江桐鄉縣,宋應星實地看到了桑蠶養殖之法和絲綢製造技藝。見識到了鹽浴養蠶,人工干預淘汰弱種的民間養殖經驗。以此奠定了《天工開物》的乃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