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蠢凡愚QD 作品

第二十七章:夭壽,鬼子進村啦!


李有志看過的抗戰片不少。

 
但是關於鬼子的形象,他其實並沒有細緻的去了解過。

 
抗戰片……誰看鬼子啊?

 
看的不都是我方英雄麼!

 
所以對於鬼子的理解,他只是停留在穿著屎黃色軍裝,端著三八大蓋,頂多就是步槍上栓一塊膏藥旗這個程度。

 
現在看到一群網友在評論區的留言,他就覺得離譜。

 
這一屆網友怎麼對鬼子的形象和裝備這麼瞭解?

 
直到他看到個網友在評論區裡發的圖片——那是一張戰地5的遊戲截圖。

 
看到這個,李有志就知道自己不好糊弄過去了。

 
這一屆的網友吸取信息的渠道可不僅僅是抗戰片,相比於上一代的觀眾,這一屆吸收信息的渠道可海了去了。

 
不說別的,就說這些單機遊戲。劇情什麼的不討論,意識形態什麼的也不提,光說對於歷史裝備的還原,一個賽一個的卷!

 
很多遊戲的製作組裡,都是有歷史學家參與的。

 
想要獲得這樣一批認知被養刁了的人認可,不下點真功夫還真不成。

 
結束了直播,李有志便打開了網頁,認真的查閱起了二戰時期日軍的裝備。

 
這一查,他才發現當下的影視劇在服化道方面,真的是太敷衍了。

 
真不怪那些網友挑剔,就拿這鬼子的軍旗來說,二戰時期鬼子的軍旗一共有四種;

 
最常見的是那種白底日章旗,也就是通常說的膏藥旗。在很多影視作品中都能看到,鬼子把這種旗子掛在槍下。實際上這種旗子也不是瞎掛的,一般在步槍上掛這種旗子的都是鬼子老兵或是分隊長。日寇自古就有這種傳統,在明朝時期日寇劫掠沿海的時候,就有那種拿著扇子的武士。目的就是方便指揮,並表明小隊的位置。

 
第二種則是聯隊旗,這種旗子也叫旭日旗,是一個聯隊的象徵。

 
第三種則是武運旗,這種旗子和旭日旗的形制差不多,但是上面有“武運長久”的大字,一般就是士兵或者軍官出征時候隨身攜帶,表明榮譽求取好運的。

 
而像李有志他們從道具組領到的這種,實際上是海軍的艦旗。這種棋子和聯隊旗差不多,但是“太陽”的位置偏左,正常來說是掛在軍艦上面的。

 
以日軍陸軍和海軍互相敵視的歷史來看,陸軍的小隊裡確實無論如何也不會出現這種旗子。

 
而除了旗子的亂用之外,劇組這邊rB兵所用的服裝和道具,也敷衍得不要不要的。

 
按照李有志查的資料顯示,至少在侵華戰爭初期,日軍的裝備還是非常精良的。

 
看完了大量歷史圖片裡的鬼子兵形象,李有志再看片場的這些鬼子群演,覺得只能叫做“青春版”——閹割的太嚴重了……

 
放下手機,他便重新回到了服化組的帳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