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陳 作品

57:再度突破(第三章,加更)

(說好的加更,及時獻上)

趙國,延康十三年,秋。

深秋!

秋風蕭瑟,草木枯萎,落葉遍地,一派荒涼景象。

近年來,各地災禍頻發,水患、旱災、地龍翻身等,又有諸般怪力亂神,再加上朝廷官府各種苛捐雜稅,使得民生凋零,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了。

……

一片緋紅的楓葉落下,正落在一隻修長而白皙的手掌裡頭。

陳留白站在樹下,張口一吹,楓葉再度飛揚而去,飄飄忽忽的,落向未知的地方。

在他身後,是連綿蒼莽的群山。

陳留白不知道這山的名字,離開陳家集後,他一路北行,沒有騎馬,只是步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看取路上天下。

磨礪心境,淬鍊心性,絕非耍嘴皮子,說說而已,最關鍵的一點是要親身經歷。

一言以蔽之:實踐。

沒有經歷過的,那大都為想象。

而想象,容易導致空想,並使得陷入妄想。

“何不食肉糜”,那就是一種典型的妄想。

類似的典故例子不勝枚舉。

日常生活如此,在修行上也是一樣的道理。

在觀想法門中,不管空想還是妄想,都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

因為路子一旦走岔了,就很難再走得回頭……

而不同的宗門,不同的人,他們對於心境上的磨鍊都會不同,方法迥異,千差萬別。

比如苦行憎,那過得真是苦;

比如修閉口禪的,直接把自己變成個啞巴;

當然,還有在紅粉中打滾,藉此識破骷髏的做法,只是瞧起來,不像是磨礪心性,更似是臨陣磨槍……

孰對孰錯,從來沒個標準。

陳留白用斷劍,不是說用不起別的劍;他穿草鞋,亦非說買不起好鞋。

只是一種自我的表現形式而已。

形式是很重要的存在,無處不在,皆因一切觀想,都源自形式。

然後才會誕生出感應來。

他倒不是刻意為之,就是覺得順手,舒服了。

這一點,和恪守清規戒律的人完全不同,不是一回事。

所以就把那斷劍送給了陳文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