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陳 作品

23:觀眾生,觀人心

李府正堂,燈火高照,一張大圓桌,佳餚未上,只上了茶水點心等。

只因還有貴客未至。

現在桌上,除開做東的李寬,共有四位賓客。

高希勝,虎威鏢局總鏢頭,擅使一把虎頭斷門刀;

宋彬,崩山武館館主,一雙鐵拳,練出了崩山勁。雖然說“崩山”誇張了些,但碎石斷木,不在話下;

林申,有個綽號喚作“玲瓏大俠”,人面寬廣,在江州本地上,黑白兩道都會給幾分面子;

剩下一個,正是來自陳家集的秀才公陳留白。

說起來,高希勝等人平日裡皆有來往,屬於故交,只得陳留白一個,完全的陌生,加入宴席,顯得生硬了些。

為了攢這個局,請諸人答應出手,李寬可是大出血了,光靠人情根本不夠,必須給出真金白銀的好處。

畢竟綁架兒子的,可是臭名昭著的鰲來島強人。

李寬想過了,即使自己變賣家產,不惜舉債,湊夠五千兩銀子送去,也未必能把人救回來,結果可能是人財兩空。

因此,自己這邊,必須要把人手給支稜起來,好讓對方有所忌憚,不敢亂來。

恰逢陳留白登門來,於是順口邀請他來入席,當是陪坐,壯壯聲勢。

不管怎麼說,這是親家人,可以視作自家人。

好歹也是個秀才,有資格上桌。

不過在做介紹時,李寬可沒有說陳留白有書不讀,被人騙去求道修仙的經歷,只著重說到他十四歲考取秀才功名的壯舉,正準備參加鄉試云云。

果不其然,高希勝他們的態度大有不同了:一介秀才算不得什麼,但如果能考中舉人,有了官身,那就截然不同。

在趙國,混江湖的向來忌憚官府衙門,敬而遠之,又渴望攀上關係。

以陳留白的履歷,那是相當的前程可期,值得敬一杯酒。

這正是李寬想要得到的結果。

把一切看在眼裡,人情世故,態度變化,恍若涓涓細流,自有聲響感應。

陳留白若有所思。

在上一世,他不過是個宅男,擅於打鍵盤,來到這方大世界後,倒是放飛自我了,十多歲便義無反顧地上了山,故而在經歷上始終有所欠缺。

這大概便是山中長者所說的“心境磨礪”吧。

在“觀想感應”的根本法門中,“觀想”之意,囊括萬象,大到天地星辰,小至花草砂石;能觀想正經道韻,秘笈神通,也能觀眾生,觀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