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開局接盤劉備,再造大漢王朝 作品

第208章 諸事順利

  唯有周瑜卻目光深邃,看了一眼身旁的魯肅,二人會心一笑,劉琦此舉,可不止是愛財那麼簡單。

  孫權轉回正題,言道:“取淮南為當務之急,劉琦方才所言倒也有理,跨海取廣陵非同小可,需早做準備,當以何人為帥?”

  嚴畯馬上言道:“大都督訓練水軍,自當領兵出海,淮南兵馬,可由程普將軍統率。”

  程普忙拒絕道:“不可,天無二日,軍中亦不可有兩帥。令不能行,禁不能止,此乃軍中大忌也!公瑾深有韜略,治軍嚴謹,某情願聽令於左右。”

  顧雍又舉薦黃蓋等,眾武將紛紛拒絕,不願擔責,他們自知兵法方面不如周瑜,只想聽令行事。

  闞澤等則支持周瑜全權統領大軍,水軍出動,也不必周瑜親自帶兵,只在曲阿、牛渚運籌帷幄即可。

  魯肅大感詫異,不由看了一眼孫權,以往出兵,都是以周瑜為大都督,統領三軍,今日為何忽然爭起了主帥?

  嚴畯是張昭的門生,舉薦程普統管步兵,眾官各有人選,莫非是張昭授意?

  周瑜則神情淡然,眼觀鼻,鼻觀心,站在那裡一動不動,聽著大家爭論,彷彿與他無關。

  就在魯肅忍不住要出列時,張昭搶先一步,抱拳道:“公瑾文武籌略,威德顯赫,足為三軍統帥,愚以為大都督之職不必變動。”

  張昭此言一出,眾官員便都不再說話,文官以他為首,武將那邊本就一致認可週瑜,大都督還得由周瑜擔任。

  孫權見眾口一詞,當即任周瑜為淮南都督,統管三軍,即日籌備取淮南之事,具體策略,私下議定。

  眾人散去,孫權單獨留張昭問道:“君先前以公瑾性傲,不足以當大任,今日為何又主動推舉?”

  張昭無奈道:“公瑾亦託孤之臣,領兵多年,在軍中威望極高,眾將唯命是從,我若不推舉,恐惹眾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