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864章 萌萌噠的斯大林(一)

  與相比,李潤石可就有溫度的多。在《論持久戰》中,李潤石也是以高度的理論化的思辨對蘇德戰爭進行判斷。可這種理論化是建立在熱烈的情緒之上,是鮮活的,充滿了人類可以理解的情緒。

  同志們瀏覽完《論持久戰》後,李潤石開始向同志們進行解釋。蘇德戰爭中,蘇聯不可能速勝的原因在於蘇德兩國的工業與軍事的專業水平差距很大,這種差距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敉平。蘇聯只有靠嚴肅細緻的工作才能逐漸解決問題。

  這種講述也是何銳的風格。不過軍委同志們明顯感覺到,何銳的講述相較於李潤石的講述,在邏輯與方法論上差不多,但是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上,何銳的政策更細節,在可操作性方面更容易上手。

  李潤石的《論持久戰》則在方法論層面上給了大家更多指導以及操作空間。在方法論的層面上,軍委委員們的水平相當高。所以大家其實更喜歡李潤石的風格。

  等李潤石講完了《論持久戰》的要點,平日裡並不喜歡錶態的胡秀山第一個表達了支持,“李主席的《論持久戰》有著極高的可操作性。”

  不過胡秀山說完這話,又說道:“但是,蘇聯方面有沒有能力理解到這個程度呢?”

  李潤石當即表達了自己的看法,“蘇聯的政治模式決定,蘇共中央一定可以理解到這個程度。但是蘇共會不會選擇這樣的方法論,是由蘇共的管理模式決定。如果蘇共認為《論持久戰》中的一些觀點會削弱蘇共的領導,蘇共就不會選擇!”

  “有更好的方式,為什麼蘇共會拒絕?”胡秀山問。這個問題也是大多數軍委成員們的不解。

  李潤石解釋道:“在蘇聯建立的20年中。蘇共最大的政府建設成就之一,就是建成了中國傳統認為的真正的官僚制度。對中國來說,歷史悠久的官僚制度有非常多的問題。相較歐洲文明來說,官僚制度是非常先進的。

  充分發展的官僚制是一個實施組織管理的嚴密的職能系統,它把整個社會變成一架非人格化的龐大機器,使一切社會行動都建立在功能效率關係上,以保障社會組織最大限度地獲取經濟效益。官僚制度下,人民會認為公益精神的維護得益於官僚和官員。”

  “呵呵。”有軍委成員忍不住笑出聲。何銳政府內部領導層們雖然也是官僚,但是中國的官僚制度有著悠久的歷史,所以中國人很能理解官僚制度的種種問題。

  李潤石當然知道大家的感受,他解釋道:“對中華文明來說,官僚制度是一個很古老的制度,所以我們充分了解官僚制度的問題。但是對歐美來說,官僚制度是一個非常新的概念。蘇聯更是一個非常新的國家,相較貴族制度,官僚制度至少將公眾利益的承擔者變成了普通人通過共和制度考試體系成獲得官僚,而不再是貴族。可以說,這是一場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革命。”

  談到這個層次,軍委的同志們就不再吭聲。想解答這種理論性的問題,非得有深厚的歷史知識與哲學功底。到現在為止,哪怕是何銳政府的高層,也不是人人都有去搞清楚這些的空閒。

  其他人不吭聲,胡秀山就有了發言的空間,他問道:“蘇共意識到這個問題了麼?”

  “意識到了。”李潤石繼續肯定了蘇共中央的水平,“但是蘇共的經濟發展並不支持他們進行改革。因為蘇共有工業,卻沒有產業。所以蘇共沒辦法通過產業政策去調節國家經濟。”

  提到這個層面的問題,軍委的同志們更不願意發言了。何銳政府在共產主義理論的研究方面獲得的重大突破之一,就是建立了管理產業政策的職能。

  當中國擁有了產業政策的管理能力後,黨內的就出現了相當分裂的態度。對待產業的態度,使得很多同志之間造成了近乎敵對的看法。

  支持全力推動產業政策的同志認為,政府要搭好臺,讓搞產業的那些人登場唱戲。

  不支持產業政策的同志認為,上臺唱戲的那幫人淨特麼瞎唱!

  胡秀山屬於中間派。他既認為臺上的大多數搞產業的都是瞎唱,又認為還是得讓人上臺唱。所以胡秀山繼續問道:“既然蘇聯已經轉入了戰爭模式,他們難道沒辦法執行《論持久戰》中的觀點麼?”

  “我在腐敗還是進步的部分講述了我的看法,蘇共的首要目標是蘇共的勝利。在抗擊納粹德國入侵的過程中,蘇共的勝利就是蘇聯的勝利。蘇共的失敗就是蘇聯的失敗。但是,蘇共能否把握好這個度,決定了蘇共勝利的速度。”

  說了自己的看法,李潤石有些失望。他抽出煙點上,緩解了情緒的激動,這才繼續說道:“何主席關注蘇聯紅軍反攻的後勤,是一種見微知著的視角。斯大林對於蘇德戰爭初期的戰敗有巨大的責任,所以斯大林非常期待能夠儘快挽回敗局。而蘇德戰爭的勝利與斯大林個人期待的勝利之間並不完全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