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悲歌 作品

第2271章 互聯網的偷窺





周不器表情有些古怪,“所以,你有發現?”





楊志遠道:“還真的有,我關注到了一款名為snapchat的產品,感覺這是模仿helo和ucgram做出來的,算是兩者的結合體,以圖片交流為主的即時通訊。不過,這款產品加入了一個靈魂機制。”





周不器道:“閱後即焚。”





“咦?你知道?”楊志遠眼睛一亮,這交流起來就容易多了,笑著說,“閱後即焚的產品思路,其實早在十多年前就出現過。不過當時這是一個很失敗的創意,並沒有市場。可是現在不同了,互聯網已經發展起來了,社交網絡也出現很多年了,很多用戶都形成了自身的歷史記錄。這種互聯網的記憶屬性,就成了很多用戶想甩掉過去的最大擔憂和隱患。”





周不器深吸了口氣,“所以機會來了。”





楊志遠點了點頭,不過他已經失去了早些年意氣風發的自信,語氣上稍有些內斂,“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周不器早就關注過閱後即焚的概念。





甚至在內部產品會上提過這樣的思路。





不過,他對“閱後即焚”的理解實在太淺薄,只是基於先知先覺,這讓他很難說服管理團隊。要是國內還好,周不器一句話,大家一拍大腿上愣頭青似的按照大老闆的指示去幹了;國外的還是差了點,這些老外不太好打發。





周不器當然可以利用老闆身份,去強制地要求團隊必須這麼做。





可他一向不太喜歡這種用權壓人的做法。





他更喜歡團隊能發自內心地主動去做一件事,而不是被動地被命令去做。





現在聽了老楊這一席話,就迎刃而解了。





關鍵點來了!





“閱後即焚”的概念雖然是互聯網的冷飯了,但前些年的時機不對,發展不起來。現在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社交網絡的發展,“閱後即焚”的風口也就該來了。





當然,也少不了黃、賭、毒的擦邊。





用社交產品傳播信息,越是擦邊越是越界,就越有吸引力。正常的有記錄的社交產品,就比較受限。“閱後即焚”就不同了,看過了之後就自動刪除,就可以沒有思想壓力,放心大膽地給對方發消息了。





周不器道:“實不相瞞,我也關注snapchat。”





“哦?”楊志遠就很感興趣了,頗有一種志同道合的感覺,“那你怎麼沒參與投資?雅虎本來想參與A輪,可當時……你知道的,雅虎出了些事,內部一團糟,我又離開董事會了,就很可惜地錯過了snapchat的A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