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後知誰在 作品

第393章 斬將奪關


這段時間,整個興慶府可謂是人心惶惶,城中大小茶肆都在議論一件事情:吐蕃入寇,西平失陷。

吐蕃與西夏是世仇,這恩怨可謂由來已久。西夏開國之君李元昊的父、祖都是直接、間接地死在吐蕃之手,而李元昊繼位後又以雷霆手段從吐蕃手中奪取了大片土地,殺戮了數萬吐蕃子民,要說二者的仇怨不共戴天都不為過。只是由於這些年吐蕃的國力越來越弱,故而很少對西夏主動發起進攻而已。

然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另一件令西夏朝野更為震驚的消息從邊關要塞傳來:大宋出兵十萬,自延州、慶州出發,兵分兩路,對西夏邊境軍州發起了大規模的進攻。

西夏自去年主動向大宋發起進攻失敗之後,雖然談不上元氣大傷,也是損失不小。如今宋夏兩國的使臣還在就此戰之後的相關事宜進行商討,大宋便悍然發起進攻,一時間將西夏打了個措手不及。

並且,這次的大宋吸取了十年前戰敗的經驗,雖然在兵力上遠不及當初三十萬大軍五路伐宋聲勢浩大,卻打得異常地穩妥,謹慎。每到一處,定然紮下硬寨,穩紮穩打,徐徐推進等待後續的軍兵增援。

西夏軍隊和大宋打了這麼多年,宋軍早就對夏軍一成不變的戰法熟悉到了極點,加上大宋的國力遠勝西夏,在採取了正確的方略之後,宋軍就像一群找到了頭狼的狼群,和吐蕃一東一西,遙遙策應,逐步地蠶食西夏的邊界州郡。

無奈之下,夏皇只得緊急徵召西夏國內各部族集合部眾向三國邊境進發,到後來,連興慶府的禁軍都派了出去大半。

禁軍本就在上次的宋夏之戰中遭受重創,尚未恢復元氣,這樣一來,留在興慶府的軍眾就少得可憐了。

夜晚,三更。

城西南的撞令郎大營所在的山下開來了一隊大約百人的步軍。

原本有三停人馬負責監視這幾萬人的撞令郎大營,但是由於戰事吃緊,這段時間兩停人馬已經被抽調到了西夏與吐蕃對抗的前線,剩下的一停人馬也有半數被調回了興慶府的城內,負責府城的防護,可以說,如今的撞令郎大營附近的防護是自這支部眾成立以來的最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