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後知誰在 作品

第九十六章:臨江仙

慕容復微微一笑:“師兄所言,倒是令師弟想起了昔年在家鄉時一個不第秀才的遭遇。此生頗負大才,累試不弟,流落楚漢間,回憶起多年辛酸磨難,於江陰口寫下一詞二闕。師弟當時頗覺意味深遠,故默默誦背了下來,今天便默寫出來博師兄一笑吧。”

說著,拿起桌上的一副銀箸,走到一塊山壁前,以箸代筆,以石代紙寫下開頭三個大字:

臨江仙

接著運快如風,將雄渾內勁灌注在快子上,堅硬的山壁就像一塊軟豆腐被輕易劃開。石屑隨晚風而去,一盞茶的工夫後,兩闕五十四字鐵鉤銀畫,赫然出現在山壁上。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一篇書罷,慕容復將快子隨手一丟:“師兄請看!”

蘇星河湊近凝神觀看,良久不語。

大約一盞茶的工夫之後,蘇星河笑道:“師弟,師兄誠心相請,何故相戲?”

慕容復詫異道:“師兄這是何意?”

蘇星河搖了搖頭:“這一首詞雖然意思淺顯,然而蘊涵的意境卻極其開闊宏大。短短五十餘字寫盡千古英雄風流事。需得經歷了一番大浮沉,看透世間功名利祿之後才有可能寫出這樣一詞來。小蘇學士《念奴嬌》一詞雖然意境上與師弟這首《臨江仙》頗為相似,但還是落了下乘。這樣的詞不可能是出自一個不第秀才之口。就是那唐末的黃巢,方才所言之羅隱,也不過是心懷憤滿,抒寫不滿,遠沒有此詞中所有的那份看透一切的澹然。”

他頓了頓,又笑道:“師兄初時以為此詞為師弟所作。畢竟正應眼前之景,但想了想,終歸不對。師弟年少有為,正當春風得意,肥馬輕裘之時,又豈會行此萬般看破,五湖泛舟之舉?此作的作者另有其人。但師兄方才搜穿枯腸,歷代名家中實在找不出有這份氣象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