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後知誰在 作品

第六十四章:汴河上的縴夫


慕容復來到甲板上的時候,其他人已經在那裡了。

“公冶二哥,怎麼回事?”慕容復輕聲問道。

公冶乾四十來歲,四大家將中排行老二,私下裡慕容復都是尊稱其為二哥,中等身材,面容儒雅,不瞭解他的人乍一看還以為是學府的教書先生。

實際上這位看起來儒雅隨和的先生卻是一名真正的一流高手。慕容復估計,如果不用斗轉星移和六脈神劍兩大神功,這位公冶二哥足以和自己拆到五十招以上,當然,這指的是這番內力加強之前。

而這位公冶二哥的武功更是有意思,論掌力,公冶乾此前稱得上江南第一,但這位爺慣用的兵器卻是一對判官筆-這種兵器主要用於打穴制敵,講究的是一個精細巧妙。如此矛盾的兩個特點居然能被同一個掌握,可見其武學造詣之不俗。

公冶乾一欠身,一抱拳:“啟稟公子爺,前方已是楚州,再有一日之工,就能進入河南地界。但是今年雨水不足,導致汴河之水不足以承載大船,所以我們在此停住了。公子勿憂,船家已經派人去拉縴的縴夫去了,很快就能重新起航。”

慕容復點點頭,對這個回答倒也不感到意外。之前租船的費用之所以那麼貴就是因為汴河運力不足,需得優先滿足官船漕糧運輸之需。民間船隻要想在汴河上航行,需得根據船隻的尺寸交上一筆銀子,美其名曰用於河道的養護、修繕,算是大宋特色的道路養護費用。

公冶乾說找人,實際上根本不用找,因為在大船停下來的那一刻,兩岸早有無數縴夫模樣的人圍了過來,粗略一數,少說也得有幾百號人,一律短打扮,穿個破舊的小褂,露著胸脯,許多人頭上還扎著塊看不出原本顏色的破布,估計是毛巾吧。

一群人像螞蟻,蜜蜂一樣圍住了大船,口中不住叫嚷著什麼,大致意思都一樣,就是求船家讓他們幫忙拉縴。

“大爺,僱我們吧,咱們兄弟力氣大,每人每天只要八十個銅板,再管一頓飯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