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後知誰在 作品

第五十一章:勸導

他看著段譽的眼睛,目光深邃得彷佛要穿透對方的靈魂:“佛有菩薩低眉,佛也有金剛怒目!聖人尚且說過以直報怨。一昧的忍讓,寬容只會讓惡人覺得自己軟弱可欺,進而得寸進尺!如果說鳩摩智上次擄的不是段兄而是貴國國主段正明前輩或者令尊鎮南王殿下,公子又無一技可以退敵,難道要眼睜睜地看著親人淪為階下囚,客死他鄉嗎?”

慕容復雖然語氣輕緩,然而一句句卻像重錘一樣砸在段譽的心頭,振聾發聵,尤其是那一句“人在哪裡,江湖就在哪裡”更是讓段譽久久不語,他聯想到自己從父親逼自己學習武學以來的種種遭遇,哪一次自己不是懷著與人說理的心情去勸人遠離紛爭,然而哪一次不是落了個一地雞毛,適得其反?如果自己一開始就有一身強大的武功,像爹爹和伯父那樣,像天龍寺眾位高僧那樣,是不是就能制止紛爭,那些人就會好好聽自己說話,很多人也就不會死了呢?

“前幾天我在茶樓上遇見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人,是個黑衣女子,性格倒是挺火爆的,一言不合就要殺人,卻因為擔心某人的安危,一路從大理跟到了姑蘇,段兄,你猜猜這人是誰?”

段譽的心勐地跳了一下:“婉妹?慕容公子,你是說,你遇見了婉妹?她也來了?”

慕容復點點頭。

段譽沉默不語,他心裡很難受。

他一直覺得自己欠木婉清太多,他只能許諾,卻註定無法兌現,因為兩人之間是一道比生死還要巨大鴻溝,註定了自己只能對木婉清心懷愧疚,痛悔自己的年少輕狂,如果可能的話,他寧肯那天不騎馬折返,這樣木婉清未必有危險,也不會惹出一段冤孽。

又聽慕容復說木婉清從大理一路幾千裡跟到了姑蘇,他就更加愧疚了。

慕容復拍拍段譽的肩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段兄,還記得在大理的時候在下說過的這句話嗎?你越是想要避開的,命運就越是推著你走,隨波逐流才是大多數普通人的生存狀態。假如段兄並非王孫之尊,而是一介農夫,終日勞作,既要忍受官府的層層盤剝,又要忍受豪紳的無理剋扣,還有一家子嗷嗷待哺,段兄又當何以自處?假如段兄他日克繼大統,成為大理國君,實行仁政,卻有奸賊宵小因為自身利益受損而心存不滿,直接要取段兄性命,段兄該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