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後知誰在 作品

第三十八章:山雨欲來

再怎麼說,人段呆子上次也救了自己,還是自己事實意義上的盟友,大理段氏的繼承人,要是自己沒看見也就算了,現在人家在自己面前被劫持,自己還能見死不救嗎?

慕容復可一點也不認為眼前這位寶相莊嚴的高僧是啥心慈手軟之輩。

畢竟親手將一個活人燒死這種事都敢幹的傢伙,你不能指望他良心發現,不傷及無辜。要知道這傢伙在吐蕃時可是仗著一手火焰刀掃平黑教,殺了不知多少所謂的“異教徒”,在原著中,什麼偷襲,暗算的事情幹得也沒少到哪裡去,整個就一披著袈裟的星宿老怪丁春秋!

可不是什麼97版天龍里從頭到尾沒殺過一個人,到處給主角團送經驗的喜劇角色。

屋內的氣氛詭異而又平靜,不明就裡的人看到雙方現在的狀態,還以為慕容復這個貴公子請了鳩摩智等一眾僧侶到家來說法,雙方在探討佛理。

實際上,慕容復覺得,今天鬧不好真的要被物理超度了。

儘管水榭四面通風,慕容復還是覺得燥熱,他知道這是心底的不安帶來的感覺,之前在天龍寺嘴欠來了一句:大師,有空常來。

結果沒想到,大師您還是個實在人啊,來就來,還帶了好幾個人一塊兒來。

慕容復欲哭無淚。

“上好的頭採龍井,整個姑蘇今年也就三斤,大師遠道而來,想必於這江南的氣候並不適應,多飲上三四杯也是好的。”

慕容復微微一笑,當著鳩摩智的面抿了一口茶水。

唸了半天經,鳩摩智確實也有些渴了,於是端起桌上的茶杯也抿了一小口,放下茶盞道:“慕容公子,貧僧此次前來,確實驚擾了公子,貧僧給公子賠不是了。”

慕容復微微一愣,隨即釋然。

他剛才說什麼飲上三杯四杯,實則諷刺鳩摩智粗鄙,不通禮數,歷來飲茶一道有言曰:一杯為品,二杯則為解暑消渴之蠢物,三杯四杯則為飲牛飲驢。講究的就是一個知止有定,暗合儒家所講修身立命之理。

慕容復只道打不過對面,小小地諷刺一下對手也能在精神上小小地勝利一下,卻忘了對方還是個學霸,精通漢藏文化,自己這點小心思,自然輕易就被人看穿了。

小心思被人拆穿,慕容復也不尷尬,畢竟今天自己才是受害者,在道義上,自己是出於制高點底。

怎麼莫名有種前世某位運輸大隊長的趕腳呢?敵人都打到老家了連正式宣戰都不敢,還在一個勁地道德譴責,譴責,自己不也一樣嗎?手下都躺地上了,自己只能耐著性子陪敵人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