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後知誰在 作品

第十三章 火焰刀VS六脈神劍

準確地講,慕容復此時心裡一萬頭羊駝呼嘯而過,如果不是顧及體面,慕容復真想跳起來破口大罵,繞是如此,慕容復還是忍不住手肘撐在桌子上,以手扶額,遮住了大半張臉,瞧不出臉上的神情。

一方面他怒這鳩摩智過於無恥。原本慕容復一番言論,從根本上推翻了對方所謂“全故友之意”的藉口,令對方不得不離去。原本,只要對方但凡要點臉,這一番就能就驢下坡,就此揭過。從此江湖上留下一段佳話,一是鳩摩智情深意重,不忘故友情深。二是慕容復急公好義,不掠人之美的君子美名。而天龍寺這邊也免了一場紛爭,保全了祖傳的神劍圖譜。

可是給鳩摩智這麼一鬧,所謂佳話已成夢幻泡影。一場撕破臉的爭鬥勢必是少不了的,無論誰輸誰贏,今日之事必然以一個難看的結局收場。

除此之外,他也有氣憤天龍寺眾僧的意氣之爭。自己這邊好不容易把人勸走了,結果您倒好,一句話就給人家激回來了?人家的話明擺著就是個坑,結果您還趕著往裡頭跳?

慕容復發現自己最近嘆氣的頻率有點高。

其實,慕容復這裡有些過於以現代人的思維想當然了。現代人講究實用主義,“名利”二字上,於這“利”字看得很重,“名”就無謂其可了,別人罵幾句無所謂,越罵反而知道的人越多,實打實的利益到手就行。

而這個時代的人“名”字看得極重,所謂“人的名,樹的影”。殺人不過頭點地,名聲壞了可是大事一件。莫說天龍寺這種一方巨擘,就算是尋常江湖人士也無法忍受他人於“名”上看輕了自己。

因此,鳩摩智的無恥之處就在於給天龍寺眾僧挖了個不得不跳的大坑。若是今日鳩摩智就此離去,他日全天下必然流言蜚語四起。而鳩摩智打擊同行的小心思也自然而然地達到了。所以說,天龍寺沒得選。只能硬著頭皮來一場了。

枯榮大師的聲音從角落傳來:“慕容公子,感謝您為天龍寺仗義執言。天龍寺上下牢記慕容公子的情誼。今日之事是天龍寺與吐蕃國師大輪明王之間以武會友,非與慕容公子有涉。還望慕容公子不要插手。”

這是枯榮大師首次對慕容復說話。看似是將慕容復推開,其實是在保護慕容復,三言兩語就將接下來的大戰定性成了天龍寺與鳩摩智間的爭端。這樣日後鳩摩智就沒理由就這件事對慕容家發難了。

“是,敬遵枯榮大師法旨。”

慕容復自覺地又往裡面縮了縮,免得待會兒打起來誤傷自己。

說起來,自己這會兒才是這群人中武功最低的,就連段譽那個呆子都比自己強了不知道多少。要知道段譽此次前來天龍寺,就是因為吸收了一眾高手的內力走火入魔來得天龍寺求醫的。同時天龍寺眾僧在為段譽醫治的時候,又給這傢伙分別吸收了一小部分內力。如今純以內力論的話,段譽這小子起碼是慕容復的好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