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雅 作品

第 98 章 98 棉

  俆伯點頭,“海珠這種東西每一顆都是獨一無二的,金珠更是稀少,這點大小的金珠不便宜,所以款式不可能有重複的,只此一串,別無其他!”

  展昭和白玉堂都高興——查到線索了!

  “這耳環是什麼時候定做的?”展昭問。

  掌櫃的核對了一下時間,“十六年前,六月份。”

  展昭和白玉堂聽到“十六年前”幾個字,心裡都“咯噔”了一下……這麼巧?陳氏書院發生的那樁學生失蹤案,也是十六年前。

  “有訂耳環的人的信息麼?”展昭問,

  掌櫃的查了一下,給二人看。

  訂單署名的地方,有一個印章,沒有名字,印章圖案,是一隻叼著一根浮萍的鳥。

  五爺覺得這圖案有些眼熟,好似在哪兒見過。

  展昭愣了片刻,低聲跟白玉堂耳語了一句,“這是親王府的家徽。”

  白玉堂也想起來了,之前跟展昭巡街的時候看到過,安普親王郭覓的家宅,院牆外有這種家徽。

  展昭皺著眉頭,滿腦子疑惑——親王府的人來訂的這對耳飾?

  白玉堂則是盯著那家徽看著,良久,五爺戳了戳展昭,拿出剛才包在帕子裡的那朵棉花,“之前就覺得鳥叼著浮萍很奇怪……現在看起來……貓兒,這隻鳥嘴裡是不是叼著朵棉花?”

  “被你這麼一說……”展昭把那朵棉花放在訂單上,跟圖章做對比,兩人臉都快湊到紙上了,越看越是這麼回事。

  研究了良久,白玉堂和展昭問對面幾個老頭,幾位覺得這鳥嘴裡叼的是什麼?

  其中一位老先生讓他倆逗樂了,“自然是叼的棉花啊。”

  展昭和白玉堂都瞧著那老先生——莫非是有什麼典故?

  “有傳說安普親王郭覓小時候是在邊境一帶種棉花的,所以以前有人管親王叫棉親王或者棉農將軍的。”老先生搖搖頭,“唉……也是一代名將啊,才過了沒幾十年,就被下一代忘記了啊……”

  展昭好奇問那老先生怎麼稱呼,莫不是認識郭覓。

  俆伯說這位賬房先生姓蔡,與親王的遺孀護國夫人蔡夫人是同族,所以以前見過郭覓。

  “那十六年前來訂這對耳環的親王府的人,老爺子還有印象麼?”

  蔡老爺子搖搖頭,“那倒是沒有,我們平時都在後邊賬房,就晚上對賬的時候到前邊來,但是親王府定東西留家徽不留名這的確蠻奇怪的,可能是買來送人的吧。”

  “送人?”

  俆伯說,“就是當禮品送,這樣別人家查價格比較好查。”

  展昭和白玉堂對視了一眼——越來越複雜了啊。

  白玉堂又問眾人瞭解陳氏書院麼,知不知道十六年前的少年失蹤案。

  幾個老頭都沒有親戚在那兒唸書,,十六年前的少年失蹤案倒是都知道,鬧得滿城風雨,周參帶著人幾乎把整個大名府翻了個底朝天,但最後還是沒找到那孩子。m.33qxs.m

  展昭有些好奇,問,看幾位先生都挺有學問的,家裡小孩兒沒有再陳氏唸書的麼?

  一個問題把眾人都逗樂了。

  俆伯告訴展昭,“大名府本地人沒幾個能進那書齋的,絕大部分都是開封城過來的小孩兒,那地方普通人根本進不去的。”

  “本來,唸書特別好的,有文豪推薦的也是可以進的。”俆伯搖搖頭,“但自從出事之後管得更嚴更低調了,寫推薦信不怎麼好使了,收的學生也越來越少。”

  “那地方收女學生麼?”

  “當然不收了!”幾個老頭兒都搖頭,“不止不收女生,書齋裡面一個女人都不準有。”

  展昭皺眉——這是書齋還是廟啊。

  白玉堂也疑惑——那這串耳環是怎麼進鳥窩的?

  展昭又拿起那枚耳環看了看,問俆伯,“這個款式,不像是年紀大的女人回戴的是吧?”

  俆伯點頭,“嗯!這種一般都是小女孩兒戴的款,十三四歲,至多十五六,再大點戴就有些太俏皮了。”

  ……

  等展昭和白玉堂從鋪子裡出來的時候,天色已經挺晚了。

  路上的行人開始變得稀少,店鋪也開始關門。

  二人再一次趕到陳氏門口,正趕上放學,學生們三三兩兩地出來,上了馬車。這些馬車去了附近最高檔的客棧,或者附近的府邸莊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