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撤離南陽




好在信陽那邊沒有遭遇洪災,否則,他們真的就要成為流寇了。



夏春林知道此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回去,可是真的太不甘心了,這大半年的謀劃辛苦,結果一場大水就全乎付之東流了。



“這樣也好,長江為界,以後,咱們可以將整個江南統一下來,一樣可以另立爐灶。”李洲反而沒那麼難受,“等有機會了,咱們再打過江去。”



於是,征戰了半年的清君側的清側軍,就這樣再次返回了起點,只是,離開的時候是鬥志昂揚,覺得肯定能直搗黃龍,回來的時候卻是灰頭土臉,甚至很多人還失去了親人。



甚至民間開始流傳了一個說法,那就是信陽侯還有大皇子這是倒行逆施,根本就是名不正言不順,所以,才會惹惱了上蒼,大水就是對叛逆的懲罰。



夏春林知道了以後很生氣,下令砍了好幾個傳播者的腦袋,之後大家雖然明面上不敢說了,可是私下裡卻是傳播的更厲害了,甚至還影響到了紅梅教,因為紅梅教就是支持清君側的,現在因為損失慘重,做了無用功,所以,大家都開始懷疑紅梅教的合理性了。



而江衍此時已經帶著眾人到了滄州城外,並沒有貿然的就要求進城,而是在城外安營紮寨,還準備了難民區。



之後就讓人進城跟滄州城的守備協商,因為滄州城這裡雖然也下了大雨,但是並沒有引起洪澇災害,所以,南陽城的這些災民,過來尋求幫助也是應該的。



滄州城的守備叫孟伯昭,知縣叫宋礦,這倆人是連襟,都是一樣的自私貪婪,但是同樣也很謹慎。



這些年,滄州幾乎被他們倆給把控了。



此時,江衍派人來要求他們賑災並且安置災民,倆人一合計,肯定不能不做,畢竟外面的人是江衍,但是卻也不能白做,肯定是要好處的。



所以,在黎五過來通知他們的時候,他們沒拒絕,但是卻也沒立馬就安排,而是不停的哭窮,不停的講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