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造事包 作品

第392章 位置已經給你留著了



            當喜歡的掌聲緩緩落下後,老人繼續用洪亮的聲音說道:“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金烏一號的成功,也離不開我們一直以來對可控核聚變的堅持和探索……”

現場許多人聽到這段後,臉色都不由微微一變。

因為這顯然不是對康馳的再次總結,而是下一位獲獎者的鋪墊詞!

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感到有點離譜和不公平……

“……東方超環不但始終在國際可控核聚變領域始終處於領先地位,其積累的寶貴經驗也是金烏一號成功點火的關鍵,同時廬州等離子研究院也在金烏一號項目中,主動承擔責任,助力研發工程的迅速推進……”

老人停頓了片刻後,才繼續表情莊重地宣佈道:

“第二位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是來自華科院廬州等離子研究院的——鍾維堅院士!”

話音剛落,所有人的目光頓時就匯聚在了鍾維堅的身上,

而鍾維堅此時也是一臉懵逼,

今年的兩個名額,竟然全都給了可控核聚變?

老實說,如果沒有康馳的突然加入,時間再過個幾年,他確實有可能是這個獎項的有力競爭者。

但在康馳的帶領下,可控核聚變已經被提前點燃了,

而康馳在整個金烏一號的領軍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他拿獎絕對沒有任何人有意見。

因此包括鍾維堅在內,所有人都以為,在康馳摘下這份至高榮耀的同時,也意味著鍾維堅和可控核聚變這枚科學桂冠,基本已經無緣了……

但誰能想到,國家不但把這份榮耀給了他,還是直接一年同時給!

哪怕現場逐漸開始響起熱烈的掌聲,也依然讓鍾維堅感到有些不敢相信……

就連康馳,對於這個結果也感到十分意外。

不過很快,他就領悟到了領導這個決定的背後,其實有幾個非常關鍵的原因。

首先,可控核聚變的劃時代的重大意義,本身就有包攬兩個名額的資格,這是一切的基礎。

第二,則是鍾維堅本身是否有這個資格。

這點其實也是毋庸置疑的,

東方超環一直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哪怕這玩意最終失敗了,其對等離子體研究,也能極大地促進多個學科和領域進步,何況如果沒有康馳加入,估計磁約束路線至少還得繼續走十幾年,才能摸到真正的瓶頸,到時候鍾維堅很可能已經退休了。

哪怕沒有退休,能夠在一個技術路線上完成試錯,證明它真的不行,其實也是一種巨大的科學成就。

就像貝爾不等式被證明不成立,就是一種試錯成果,同樣能拿到諾獎。

因此在退休之前,他完全有可能,也有資格憑藉著畢生功績,評上這個獎項。

再加上康馳設計金烏一號的時候,也確實吸收了國內可控核聚變研究的大量經驗,金烏一號完全是站在東方超環這個巨人的肩膀上,才能以這麼快的速度獲得成功。

而這些經驗,鍾維堅絕對功不可沒。

最後,也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

其實這是繼續給康馳造勢,以及給他一個‘臺階’。

試想一下,如果今天第二位獲獎者不是鍾維堅,那不出意外的話,他可能此生都和最高科技技術獎無緣了……

這樣的結果,哪怕鍾維堅本人沒意見,但其它人呢?

如果康馳以後要搞其它領域的研究,大家會不會因為覺得他的加入,會搶走所有人的功勞,因此而對他產生一些顧忌?

但現在鍾維堅也直接獲獎了,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可以讓所有人都明確地知道,康馳的加入非但不會搶他們的桃子,反而可能加速他們積累學術功績。

所以這就是在給康馳以後的道路徹底掃除障礙,他甚至有可能因此而變成學術界最受歡迎的人。

當然,這個決定付出的相應代價,就是可能會讓今年的有力競爭者有些心裡芥蒂。

其實如果康馳早點說出關於月球採礦,和第二代可控核聚變的暢想,領導可能還會等到鍾維堅幫康馳搞出第二代核聚變後才給他這個獎,這或許才是最好的結果。

但康馳又不是先知,甚至哪怕知道了,該怎麼說他還是怎麼說,也犯不著卡著人家鍾院士,兩人一起上臺領獎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