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造事包 作品

第376章 磁化靶聚變

“彭院士通過往洞裡注射氬氣、液態鈉,讓液態鈉吸收聚變產生的熱量,然後拿去燒開水發電,每天炸那麼幾顆氫彈,就能利用這些熱量發出大量的電。”



“大家千萬別覺得離譜,實際上以我們的工程能力和技術,這個方案理論上完全可以實現,只不過這個方案還是過於簡單粗暴了點。”



“它雖然不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來維持核聚變,但能量的轉換效率比較低,會浪費大量的核燃料,除非可控核聚變的其他路線都被堵死了,同時能源問題非常嚴峻,否則大概率不會採用這個方案。”



“不過全球的科學家也一直在通過繼續縮小反應裝置,激光點火之類的方法,來優化核爆聚變電站慣性約束方案。”



“現在慣性約束裝置的方案非常多,結構也千奇百怪,但它本質上的工程結構原理,大家都非常熟悉,那就是汽車上的內燃機!”



“只不過它換了一種燃料,同時相較於內燃機,它需要極高的能量密度和精確的對稱性來實現壓縮,工程、材料等技術難度非常大。。”



介紹完慣性約束後,康馳又放出了一張圖。



“瞭解完慣性約束和磁約束後,磁化靶聚變大家應該就很容易理解了,這種結合了磁約束和慣性約束的聚變裝置,最早是由楓葉國的科學家提出來的,圖片上的就是通用聚變公司最初的磁化靶聚變原型機。”



“它其實就是在球形託卡馬克裝置外面,加了一圈蒸汽錘,通過蒸汽錘推動球體裡面的液態金屬,對裝置內的氘氚等離子體進行加壓,從而達到發生聚變反應的條件。”



“同時聚變反應也會產生中子,中子又能夠與液態金屬中的鋰發生反應,生成更多的氚,從而達到聚變反應不斷延續的目的。”



“這個設計看起來很完美,但其實還有很多問題。”



“最大的問題,就是液態金屬不好控制,它在裝置裡面像水一樣,很難讓它均勻鋪開,然後壓縮等離子體。”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通用聚變公司設計了第二代裝置,把球形託卡馬克換成了圓柱形,讓它轉動起來產生離心力,於是液態金屬就均勻地鋪滿了四壁。”



“這樣不但可以讓液態金屬更均勻地壓縮等離子體,蒸汽錘的速度也不再那麼苛刻,這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整個裝置的能效比。”



聽到這裡,立即有個女學生舉手提問道:“這種聚變的點火方式不是要把壓力集中到一個點嗎?圓柱體加壓的話,最後不是成了一個柱子,分攤了壓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