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造事包 作品

第203章 拔苗助長一下

 “蔚來建了兩千多個換電站,到現在李總每天醒來都要虧掉六千萬,康博士鋪這麼大的盤子,每天醒來怕是得虧六個億吧?就不怕資金鍊斷裂倒閉嘛?心疼康博士!” 

 …… 

 大部分網友雖然覺得換電模式挺好的,但基本都覺得康馳就是另一個蔚來李總,雖然理想很美好,但現實很骨感,搞新能源肯定虧錢。 

 這也側面反應了,大部分人對新能源汽車,其實還是比較牴觸的。 

 而究其原因,還是首批新能源車主的糟糕體驗,給大家帶來了非常不好的印象,哪怕國家這麼大的扶持力度,最終卻還是走上了油電混動的‘新能源’之路。 

 除了網友,電池廠們,也都對大唐重工這波操作非常疑惑。 

 建這麼多換電站,他們的電池哪來的? 

 尤其是寧德時代和Byd兩家佔鋰電池半壁江山的企業。 

 至少,他們沒有接到了大唐重工任何電池訂單,也沒聽說大唐重工和誰接觸過。 

 難道大唐重工要入局電池行業,自己造電池? 

 可就算你有技術,這麼大的電池產能需求量,是短時間內就能搞出來的嗎? 

 他們的疑惑並沒有持續幾天,行業內就突然頻頻傳出小道消息,說大唐重工今天收購了幾家鋰電池廠,明天又收割了幾家鉛酸電池廠,雖然都是一些二三線的小企業,但種種消息似乎都坐實了,大唐重工準備自己造電池。 

 這讓原本就競爭激烈的鋰電池行業,頓時都紛紛大呼:狼來了! 

 但是康馳真的是狼嗎? 

 顯然不是,如果康馳真把新能源和儲能市場做大了,國內所有電池廠的產能加起來,都不一定能滿足需求。 

 什麼產能過剩的問題,根本不存在好麼。 

 只不過,有時候喂到嘴邊的肉,反而容易生疑,遠遠看到的酸梅,卻直流口水…… 

 這是人的本能,倒也怪不了誰。 

 所以康馳要做的不是喂肉,而是拋出一顆酸梅。 

 就在康馳全身心投入到鈉電池生產線製造的過程中,大秦光學那邊,又突然傳來了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