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原梁星火 作品

第28章 未解之謎

  到時候損失的可就不僅僅只是搖搖欲墜的火箭和火箭攜帶的衛星。

  地球航天發射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火箭已經點火,但既沒有升空也沒有爆炸的情況。

  火箭在地面爆炸,可比在空中爆炸的結果,可怕得多。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人,自然也不確定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一秒沒有爆炸,不代表下一秒沒有。

  發動機關停,還遠沒有到危機解除的時候。

  地面設備系統指揮員請示了戢志東,帶著搶險隊員,不帶一絲猶豫地衝到了發射塔架下面。

  這個時候,航天人心裡只有一個念頭。

  保住澳星,保住長二捆,保住衛星發射中心。

  這個念頭強烈到沒有人來得及思考會不會有生命危險。

  發射臺的周圍,是漫天的氣浪,和滾滾的煙霧。

  搶險人員飛奔到發射臺邊上,看都看不清,更沒有辦法靠近。

  為了避免被氣浪衝走,搶險人員把手臂挽到了一起。

  你靠著我,我推著你,就這麼強行撲到了氣浪裡面。

  發射塔架經過高溫的衝擊,腳下的膠鞋都吱吱作響。

  航天人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去固定已經位移了十釐米的火箭,並且拔掉電源插頭。

  這個時候,只要稍微有點靜電,或者信號干擾,火箭就有可能原地爆炸。

  除此之外,火箭的體內,還有電爆管和引爆器一類的火工品。

  這些東西如果不及時拿出來,也一樣隨時都有可能引發爆炸。

  搶險人員只有從40釐米見方的艙口爬進去,才能把這些火工品給取出來。

  但光爬進去還不行。

  火工品是放在火箭的中間兒不是艙口。

  搖搖欲墜的火箭矗立在發射塔架,想要從裡面上去,就得搭工作梯。

  事發突然,又史無前例。

  現場根本沒有這樣的預案。

  工作梯、照明燈、防毒面具,什麼都沒有。

  但這些都阻擋不了航天人搶險的決心。

  沒有防毒面具,只能用衣服和毛巾捂住口鼻。

  沒有工作梯,一個一個直接踩著肩膀往上爬。

  沒有照明燈,就靠平時的經驗在黑暗裡摸索。

  整整39個小時,在新聞直播之外,在人們看不到的地方,航天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保住了澳星B1、保住長二捆,更保住了整個發射場。

  每一個參與搶險救災的人,都是在保住之後,才反應過來,開始後怕。

  事後調查,故障是出在了運載火箭助推器點火控制系統程序的配電器上。

  在程序配電器的第四、第五導電觸點之間,有一絲重量僅為0.15毫克的鋁質多餘物。

  就這麼一個“小不點”產生的電弧,接通了關機觸點,使得火箭助推器在點火後關停。

  由於推力不均,火箭脫離發射塔架的固定,還沒來得及起飛,就又直接往下掉,這個過程,造成了將近十釐米的錯位。

  十釐米相較於長二捆50米的高度,是非常小的位移。

  可就是這麼小的位移,也足以造成火箭重心不穩,直接傾倒爆炸。

  命運之神在這個時候,眷顧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發射澳星B1的二號工位,是為了長二捆全新趕工的。

  我們國家以前的火箭發射臺面,都是完全平面的。

  設計長二捆發射平臺的時候,戢志東鬼使神差的在圓形平臺的外圍,畫了幾毫米厚的高稜。

  “你知道嗎,小方原,那是一個幾乎都沒有人注意到過的小細節。”梁天感嘆道。

  “我不知道啊,但聽起來好像很關鍵的樣子。”方原不明覺厲。

  “確實是這樣,事後去現場看,比火箭站的地方稍微高出來的那個邊邊,被磕出來一個很明顯的印子。火箭很有可能就是因為這個不經意間的設計,才沒有轉到外面去。”

  四個腳已經移位了三個,最後這個如果沒有被擋住,就徹底失去了重心,火箭一倒下,整個發射場也一樣是要被炸掉的。

  “梁老頭兒,你為什麼知道得這麼詳細,難不成這個設計也和你有關?”

  “我後來有給東哥打過電話,他說是因為我這個飆車愛好者,一天到晚地拉著他看九十年代的賽車尾翼,才讓他在設計的時候,有了這麼鬼使神差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