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蕩墨爾本 作品

第45章 北斗速度

  “我指的是你之前說的先用先得,按照這個邏輯,北斗在2006年初,就沒有機會了啊。”

  “是的,事情發展到了這裡,勝券在握的伽利略人多多少少有些懶得搭理的意思了,但是,你不要忘了,國際電聯的第二條規定是怎麼寫的。”

  方原回憶了一下樑天剛剛的話:“【當出現多方申請同一頻率的時候,可以相互協調,只要使用方覺得不存在干擾,就可共用。】”

  回憶完了,仍然還是覺得有問題:“這種情況下,人家肯定不會說,他們認為不存在干擾啊。”

  “小娃娃,你說的對,這也是伽利略導航系統認為自己勝券在握的關鍵因素之一。”梁天陷入了回憶:“我那時候已經是北斗人的一份子了,我也是愁得不行。”

  “那後來呢?”

  方原知道北斗肯定是挺過了這一關,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國際電聯向著北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梁天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帶著點自豪地提醒:“你把第二個條件記得這麼清楚,你再認真研讀研讀。”

  方原又唸了兩遍,再怎麼念,還是一樣的。

  “小方原,你這樣的話,就不太適合學法律了。”

  梁天趕在方原炸毛之前,公佈了正確的答案:“第二個條件,在是不是相互影響之前,說的是,申請同一頻率的,各方需要相互協調。但伽利略從始至終,都沒有和我們協調過。你都沒有協調過,那我們還是先申請的,憑什麼不能擁有優先權呢?”

  “這樣都行?這該不會是你想出來的吧?”

  “伱為什麼會這麼覺得?”

  “這樣的話術,也只有打小叛逆的賽車手梁天才能想得出來吧?”

  “那還真不是。”梁天被方原給逗笑了:“這就是個單純的法律問題,白紙黑字寫在國際電聯章程裡面的東西,總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臉吧?談判的最高境界,就是要用對方的邏輯去說服對方。”

  “這倒也是。”方原深以為然,“不過說到底,對方應該還是認定了我們連銣原子鐘都搞不定。”

  “小方原,你說的沒有錯,按照正常的情況,沒個三五年,我們連能達到要求的銣原子鐘的影子都造不出來。但我們國家的航天人從來也不是孤軍奮戰啊。”

  梁天話裡話外,一股熟悉的感覺撲面而來。

  方原對總設計師也已經有了基本的瞭解:“又來了,全國總動員,是吧?”

  “沒有錯!退出伽利略,北斗人在2005年5月的最後一天下定決心,把四臺星載銣原子鐘,全都換成國產的,一年半的時間,全國總動員了400個單位的30萬人,直接把國產銣原子鐘幹到了三百萬年誤差不超過1秒。”

  “一年半的話,就是2007年初就已經徹底搞定了。你們還非得等到4月14日發射,並且在17號最後幾個小時再驗收成果。你們這是故意的吧?”

  心裡是敬意,嘴裡是質疑,這便是原大頭的大頭邏輯。

  “那倒不是。我們的北斗,當時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有160多項。銣原子鐘是重中之重,但也不是說,有了就能立刻發射。我們肯定是希望儘早發射的,你看伽利略從發射到接收信號,中間經歷了半個月。”

  “就是說,在軌調試時間,得要有半個月是吧?”

  “至少得要7天。”

  “7天往前推的話,就得是4月10號發射,為什麼最後拖到了4月14日?”

  “這並非我們的本意,【北斗二號】的第一顆衛星和託載衛星的火箭,4月2、3號就運到發射場,然後到發射塔架上面做發射前的最後準備,前前後後進行了三次總檢查,前兩次都沒有問題,到了第三次應答機出現了信號不穩定的異常情況。”

  “應答機是衛星和地面進行聯繫的工具,對吧?我們銀河之艦上上也有應答機。”

  “沒有錯。我們先前和氣球控制中心失聯,就是磁暴斷開了應答機。”

  “這都被梁老頭兒給安排的明明白白的。”方原言歸正傳,“這個應答機要是壞了,就算發射上去了,我們也收不到信號,相當於白搭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