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蕩墨爾本 作品

第29章 被踢出局

  “就為了創造一個又一個入軌精度世界紀錄?”方原不太理解。

  “不是的,小方原,這個入軌精度還是非常重要的。”

  “哪兒重要了,梁老頭兒?”

  “衛星是一定要進入既定軌道運行的。如果發射上去,離既定軌道很遠,就要通過衛星自身攜帶的能源,進行一次次地姿態調整,一步步地回到既定軌道。衛星自帶的能源是相當寶貴的。嚴重影響衛星的使用壽命。”

  梁天接著解釋:“有的衛星雖然被髮射上去了,但是入軌精度太低,就會消耗大量的能源,這樣一來,使用壽命就可能是設計壽命的一半,甚至更短。精度一高,使用壽命就有可能超過設計壽命。”

  “原來是這樣。”方原道:“那這個精度,確實還挺值錢的。你這麼一說的話,休斯公司還願意繼續合作【亞太二號】就可以理解了。”

  “可惜啊。”梁天嘆了一口氣:“1995年1月26日,【亞太二號】剛一升空,就發生了爆炸,星箭俱毀。”

  “梁老頭兒,這就是你說的至暗時刻嗎?”

  “還不是……【亞太二號】雖然星箭俱毀,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這在當時的國際商業衛星發射環境裡面,也不算特別不能接受的。甚至可以說是經常發生的。”

  “所以,休斯公司也還是願意繼續合作的,對吧?”方原問。

  “沒錯。反正有國際商業保險嘛。次次都買,這次就進入到了正常的賠付程序。商業發射,一切都按商業規則來。”

  沒等方原再問,梁天就又陷入了回憶:“我說的至暗時刻,是那之後的1996年2月15日,國際通信衛星708星的發射,也叫2.15事故。”

  “也是一個直接用日期來命名事故啊?”

  方原一聽就能明白這個事故的嚴重性,和他爸爸媽媽出事的2.22事故相比,只少了一個紀念日。

  人類太空災難紀念日的誕生,也有當時出事的人,都是人類頂級科學家這方面的原因。

  “對,2.15事故雖然不是人類太空史上最大的災難,也是能夠排的上號的。國內報的死亡數據是6死57傷,國外報的有幾百,後續的各種傳聞裡面,甚至有上千的……”

  “傳得這麼誇張?”

  “對啊,可見當時的影響有多麼惡劣。”

  1996年2月15日,農曆十二月二十七,還有四天就要過年。

  這是我國全新研製的【長征三號乙】火箭的首秀。

  搭載的是國際通信衛星組織委託發射的【國際通信708衛星】。

  【長三乙】是我們國家的功勳火箭。

  【長三乙】能夠將5噸左右的有效載荷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相比於【長征五號】也就是後來被親切地稱為【胖五】運載火箭的近地軌道25噸,地球同步軌道14噸,和地月軌道8噸,【長三乙】的運載能力有些不夠看。

  但【胖五】連發射場都是在海邊新建的,和【長三乙】不是一個時代的。

  在【胖五】之前,有長達二十年的時間,一直到2016年,【長三乙】都還是我們國家服役火箭裡面運載能力最大的。

  時間回溯二十年,不難想象,當時的航天人對【長征三號乙】的首發有多大的信心。

  首飛就發射一顆國際衛星。

  這還不算完,直接啟動全世界公開轉播。

  一款新型火箭的首飛就這麼大張旗鼓的,雖然後有來者,但絕對史無前例。

  衛星基地也是一派祥和,大家見面打招呼都是一句:【打完這顆,就可以回家過年了】。

  “梁老頭兒,剛剛經歷過【亞太二號】的空中爆炸,航天人難道就沒有想過【長三乙】的首飛會失敗嗎?”奇蹟寶寶又開始化身好奇寶寶了。

  “當然是想過的。”梁天說,“但回過頭來,既然是首飛,升空之後爆炸,也不在不能接受的範圍之內。”

  “也對,這畢竟也不是第一次直播了。心理承受能力都已經給練出來了。”

  方原說的沒有錯。

  觀看衛星發射直播的觀眾們,內心也早就變得比澳星B1和B2的那個時候,要更加堅強一些。

  1996年2月15日,凌晨3點0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