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第105章

有了趙平娘, 她又一貫是雷厲風行且脾氣不好,崔舒若的壓力小了許多。

否則以女子之身在朝堂行走,本就不是易事, 又容易受排擠。

可崔舒若卻發現, 好似有人暗中助自己一般, 她經手的事總是分外順利, 反倒是世家與幷州本地士族們, 還有新晉權貴之間的矛盾日益變大。

崔舒若曾經獻給趙義方,後又被束之高閣的活字印刷術,又被崔舒若再一次送給了趙巍衡。

跟趙義方的墨守成規不同, 趙巍衡是個很有野心、手腕的君主, 他不會容忍世家站穩腳跟, 威脅他的天下, 讓門閥繼續獨大。他除了科舉制之外, 大力興建學堂,又用活字印刷術使得書籍不再如過去昂貴。

趙巍衡大刀闊斧, 做了不少改革。又因他手握兵權,手下將領對他言聽計從,世家就算想造反也沒那麼容易。一些舉措反對聲雖多,可也拿他沒辦法。科舉制也好, 活字印刷術也罷, 想要把世家門閥這個龐然大物吞噬,絕非一朝一夕能達成的。

然而不知哪一日, 世家突然聯合起來上奏,死活不肯趙巍衡繼續擴大科舉的範圍,一個個長跪不起。趙巍衡不是好脅迫的君王,任憑那些人怎麼跪, 他該怎麼做還是怎麼做。倒是孫宛娘,她也細緻的發揮了國母的關懷,命人送去墊子、吃食,還有冰塊,每位大臣身後還有人打傘扇風,過得快比家裡還舒坦了。這麼一折騰,儘管心裡不願,可氣勢也散了大半。

理不直氣不壯的。

後面也就不了了之,論心眼,論臉皮,誰能玩得過年輕時候在綠林裡闖蕩過的趙巍衡啊。

崔舒若則發覺了不尋常的地方,本來世家的反應沒有這麼大的。她總覺得一切的故事都像背後有雙手在操控,調動一切,甚至是前朝內亂。

一直到某一天,崔成德向她下請帖,而帖子裡夾雜著另一位的請帖。

崔舒若有一種塵埃落定的感覺,也許,她真的要見到那位操縱一切,推波助瀾的幕後黑手了。

她依言前去茶樓,裡頭早早就被包下。大家只以為是崔成德請崔舒若,二人畢竟是真的兄妹,私下有牽扯不算出格。然而崔成德將她接進來後,反而迎著她去見了另一個人。

是熟面孔,吳山白。

她姐夫訾甚遠的好友,曾經見過他,但那只是他的假身份。

崔舒若開門見山,“我一直好奇,是誰在背後相助,原來是你。不知閣下是為了什麼?”

他卻避而不談,明明偏瘦弱,臉上也沒什麼血色,可人看起來就是風雅無比,翩翩公子的氣度,“我一直在等你。”

莫名的,雖然他在自說自話,可崔舒若還是生出了點憐憫心,配合問道:“等我?等我做什麼?”

他卻取下自己腰間繫的玉佩,和昔日送給崔舒若的那塊相似,都是龍紋玉佩,用料、技藝,看著都像是出自同一塊玉料,也是同一人之手。

“我想你早已猜到了我身份,也當知道我身上的重任。”他面色蒼白,可始終帶著笑容,勝券在握的笑容。常人如此或許會令人討厭,但在他身上沒有。

崔舒若沉默一瞬,在聰明人面前沒必要隱瞞,而她眼前的更是聰明人裡的聰明人。

她放下茶碗,抿了抿唇,“嗯,知道又如何,幫你復仇不成?如今天下百姓休養生息,再經不起第二回動亂了,我不會做這個罪人,若是為了……”

他卻含笑看著她,慈愛、欣賞,更是由衷的放心。

放心?如何會放心?

自是因為……

“我欲將雲梁託付於你。”他道。

崔舒若的話停住,蹙起眉頭,“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你是聰明人,我想你懂得。”他不肯解答,但確如他所說,崔舒若懂得。

良久沉默,或者說對峙中,崔舒若開口,“為何是我,崔成德一樣有才。”

“只有你才合適,世上有才的人多,可與皇室有如此深的羈絆,又與舊朝有故的只有你。你是前朝公主的女兒,武帝唯二的血脈,他們會聽你的吩咐,來日齊朝的皇帝也會因此寬恕他們,寬恕雲梁。

只有你能守住雲梁,讓那些人有活路,也讓雲梁百姓免去戰火之苦。”

“那你呢?你做什麼?”崔舒若反問,“你也是武帝血脈,周寧王的世子,不是嗎?”

“我啊。”他笑得風淡雲輕,可嘴角卻慢慢流出鮮血,“自是下去面見先祖。

周寧王世子劉瑜無愧先祖!”

他笑著笑著就開始咳嗽,近乎痴迷的說出最後一句話,隨後轟然倒地,崔舒若上前拖住他的頭顱,“何必?你連自己的性命都算計進去,值得嗎?”

“值與不值,在我。”他已到了彌留之際,卻仍舊面帶微笑,“我本殘軀,若能為雲梁和舊部搏一個善終,如何不值?

你、你可答應我?”

崔舒若點頭,“我答應你。”

她不是前朝血脈,可崔神佑是,況且,周寧王世子說的對,她的身份才能阻止雲梁戰火紛飛。不光為了崔神佑,哪怕是為了雲梁的百姓,她也應。

臨終之際,聽見崔舒若的回答,劉瑜含笑閉目。

他的一生如何不值?

一手促成晉朝的滅亡,使他們父子相殘,宗室被滅,報了舊仇,又為手下人求得生路。

可嘆殘軀,可惜殘軀。

崔舒若沒再插手後頭的事,她清楚劉瑜的屍首自會有人來處理,妥善安置。

走出茶樓後,崔舒若坐在馬車上,透過車窗,望見茶樓上方,最終移開目光。

他的身份註定身不由己,但若是他們的祖父武帝泉下有知,大抵不會怪他,反而會欣慰吧。

究竟如何,崔舒若不得而知,她坐在馬車上,任由車輪滾滾向前,她亦如是。

晨光飛逝,時日過得很快,不管禮部如何拖沓,還是到了公主出降的日子。

民間的郎婿迎娶新婦已是過五關斬六將,萬分不易,輪到娶公主時更是艱難。非但姑嫂們全是身份尊貴的,新婦的哥哥還是皇帝,訓誡兩句還得跪下聽。

即便魏成淮身邊跟著的人多,也免不得被好一通為難。

最後狼狽的進了殿內。

可姑嫂們卻不會放過他,非要他向崔舒若表露心意。

人人都以為他會說自己多中意崔舒若,感情多麼濃烈多麼深厚,然而他卻在眾人面前鄭重承諾,“蒙天之幸,得娶公主,我幽州魏氏成淮,願許諾公主,今後一生不納妾、不蓄婢,凡我所有,盡歸公主,若有違逆,天人共戮!”

自古以來,彪悍的公主有,可駙馬還是偷著置辦外室,或是被公主嚴加看管,可主動不納妾不蓄婢,還承諾將家產全數託付的稀少至極。

在場的人都不由得愣了,皇帝趙巍衡反應快,“好,朕就做這個證人!”

所說男子三妻四妾習以為常,可位置一轉換就不大相同,皇帝巴不得自己的姐夫妹夫只有自己的姐姐妹妹,光看趙巍衡之前敢放言讓崔舒若選幾個朝臣家的兒郎就能知道他不是迂腐之人。

往來的賓客也都喝彩。

但也因崔舒若跟趙平孃的種種彪悍行徑,還有皇帝的護短,使得世家權貴們達成共識,公主不好娶,以至於大齊後來的公主每每招駙馬,都將世家兒郎們嚇得不行,還有著急忙慌跑去出家的。

然而那又怎樣,若是真被公主看上,即便是尋藉口出家,也能被帶回長安成親。

大齊的公主,自崔舒若和趙平娘起,便彪悍得不需言語形容。

而魏成淮也憑藉自己的真心與誠懇,引得姑嫂們萬分滿意,動了惻隱之心,沒向前頭那麼難為他,反倒是男賓們不大滿意,他做得這般神情,回頭自家夫人少不得比較。

不管男賓們如何腹誹,魏成淮還是和崔舒若成婚了。

歷經波折,終得圓滿。

依循古禮,他們成婚的頭一晚需得在青廬內。

二人坐在床榻上,有婦人在帳邊撒帳,豆子花生丟得滿踏上都是,一邊還說著吉祥話。

屋內屋外都熱鬧得很,唯獨床榻上坐著他們二人,似乎形成了獨立的小天地,隔絕開其他人。到了這一刻,崔舒若才恍然有了種自己成親的滋味。

好像,身旁坐的魏成淮徹徹底底成了自己人,彼此能互相依靠。

接著,有人遞上紅紅線牽著的兩個瓢,他們互飲一口,崔舒若下意識便覺得苦,可還是嚥下了。再一抬頭,魏成淮滿臉笑意,盯著她看,明明就很苦,卻做出一副甘之如飴的模樣。

不知不覺,崔舒若便覺得臉熱。

他們的頭髮也被各剪下一綹,綁成同心結,放入錦囊。

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不知何時,原本還縈繞在青廬內的人都悄悄散去,只留下崔舒若跟魏成淮。

而她身為公主,顧及天家顏面,也沒人敢來鬧洞房。

兩個人相對而坐,抬眼便是對方,侷促感油然而生,崔舒若挪了挪位置,“你怎麼不說話?”

魏成淮還是笑,一身緋衣,襯得他俊逸無雙,可自幼習武鍛煉出的好身板,穿衣時只覺得寬肩窄腰,儀表堂堂,可脫衣後手感偏硬,很有侵略感。

尤其是一滴滴汗水落下,令人招架不住。

紗帳不知何時悄然散開,塌上雪膚白膩,雲鬢生香,徒留滿室旖旎。

翠蛾懶畫妝痕淺,香肌得酒花柔軟,粉汗溼吳綾,玉釵敲枕稜,鬢絲雲御膩。1

第二日,崔舒若睜眼時天光已經大亮。

因為魏成淮曾在公主府養傷過,她清楚他的作息,還以為他現在應當在練武場,哪知眨了眨眼睛,身體的感覺復甦,才發覺身邊有人,自己正枕著人家的胳膊。

魏成淮揉了揉她的腰,輕聲詢問,“還疼嗎?”

想起昨夜的孟浪,崔舒若紅了臉,嗡聲罵道:“下流胚子!”

軍營裡待久的人,又正是二十幾歲血氣方剛的年紀,輕易不知饜足。

他十分坦然的接受了崔舒若的罵,甚至覺得她罵得太過文雅,奈何成親頭一日,不敢得寸進尺,也是真的心疼她。魏成淮將她抱了起來,以他的體格輕而易舉。

“你幹嘛呢?”猛然騰空,崔舒若不適應的抱緊他的脖頸,玉白的雙腳在半空搖晃。

魏成淮一副正人君子,大義凜然的模樣,“你腰不舒服,走路的事我來代勞便可,為夫一介軍漢,別的沒有,卻有的是力氣。”

嗯,只有蠻力的軍漢,這也是崔舒若在踏上罵他的話。

真是厚顏無恥,崔舒若本想罵他,奈何他還抱著自己,遂忍下。但他卻沒有似昨日半夜那般行事,而是真的替她梳洗,連穿鞋襪亦不假手於人。

崔舒若……也就勉勉強強滿意吧。

話是這麼說,但臉上的笑意卻沒停過。

二人成婚後琴瑟和鳴,口角倒也是有過,但幾乎全是崔舒若在罵他,魏成淮便是捱罵了也甘之如飴。

後來的大齊公主,也多是向衡陽大長公主這位姑母看齊,可苦了後來的駙馬們。

而崔舒若不是沉溺於男女情愛的人,她在婚假過後,照常上朝。後來,雲梁發生動亂,崔舒若上奏,趙巍衡召她商議,沒人知道二人密謀了些什麼,但云梁卻被劃為崔舒若的封地。

雲梁勢力混雜,朝廷一向沒有控制權,看似給了崔舒若塊大封地,卻讓人疑惑,皇帝究竟是何用意。

然而,雲梁之亂很快被平定。

在崔舒若的治下,雲梁商貿繁榮,百姓安居樂業。

直至數千年後,雲梁依舊遍佈祭拜崔舒若的廟宇,每當過年遊神,便有人請出她的神像,成為雲梁世代信仰。不僅是雲梁,多地也保留她的神像廟宇,且香火鼎盛。

而大齊,也在趙巍衡中年時迎來了盛世,天下吏治清明,海晏河清!

自大齊始,女子地位崇高,不但有女官上朝,後來更是出了多為女皇帝。後世史學家考據史料,認為衡陽大長公主崔舒若居功甚偉。

那日,三個女子在閨中許下的心願,盡皆達成。

崔舒若始於亂世,終於盛世長安!

願天下太平,百姓再無戰亂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