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第 94 章

 崔舒若沉默了。

 何需要什麼聰明, 但凡從常理推測,也能知曉這裡頭必有內情。

 她一路奔波回來,所以不清楚裡頭的彎彎繞繞,可一直待在幷州的人不會察覺不出來。無非是那些人都選擇了聰明人的做法, 順從上意, 再者, 又不牽連自家利益,何必做些吃力不討好的事。

 獨獨可惜竇皇后, 死得不明不白。

 可說句實在話,即便知道事情跟太子必有牽連,她也不知道太子究竟有什麼理由要害死竇皇后。竇皇后不摻和大位之爭,她活著也能變相確保兄弟幾人的地位,若僅僅是為了陷害陳氏, 著實是件不划算的買賣。

 但容不得崔舒若想太多,她和孫宛娘不能耽擱太久,兩人都是找藉口出來的。

 崔舒若抬眼, 柔皙的面容多了幾分認真,她抿了抿唇,叮囑道:“三哥尚未回幷州, 眼下情形未明,還請三嫂善自珍重。”

 “我省得,倒是二妹你,大憂傷脾, 阿孃生前最疼愛的就是你, 若她泉下有知,必也盼望你安好。”孫宛娘以嫂嫂的口吻,情真意切道。

 崔舒若垂眸, 握住孫宛孃的手,以此示意自己聽了。

 匆匆敘話幾句,又速速分別,朝著不同方向錯開。

 再到竇皇后靈前時,一切如昔。

 崔舒若有心想查清楚真相,但伺候竇皇后的宮女都被關押,又被灌了啞藥,想要入手怕是很難。但也並非只有找當日宮女一條路。

 等到晚間,崔舒若趁著守靈的間隙,命人將宮正司宮正喚來,這是宮正司品階最高的女官。

 宮中女子犯事,多是移交宮正司審理,即便後來被皇帝移交大理寺,可一開始確實宮正司錄的口供。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也許口供曾被更改,但不可能一點蛛絲馬跡都不留下。

 崔舒若把人喚來後,先沒理會宮正,而是自顧自的燒紙錢,任憑宮正對她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