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午天 作品

第5章 (4)代言

 李隆基夾起一片嚐了一下,頓時覺得鮮香無比,胃口大開。一連吃了好幾片,這才對大家說道:“大家都嘗一下!”

 僕僮們上來把瓷盆中的魚片分給各人。

 大家早等不及了,邊吃邊贊。

 李隆基問裴正:“以前未見過這樣的魚片,這是從何處學來?”

 裴正拱手答道:“這是吳關為歡迎聖人特意指導廚師所做。”

 眾人心說又是吳關,這小子鬼點子怎麼這麼多?好像什麼都會。

 李隆基吃了一陣,忽然有點兒心塞。今天見的都是自己沒見過的,吃的都是自己沒吃過的,一度有點兒懷疑自己是不是天下無人能比的皇帝。

 大唐分明科學技術學院成立後,報名的人絡繹不絕,甚至有臨近州縣和長安城來的學子。

 吳關自任校長,綠華任副校長。

 因為學子們年齡不一樣、知識程度不一樣,甚至差距很大,吳關把這些人們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種類型的班級,分別施教。

 學院一半時間學習傳統四書五經等文化,一半時間學習數理化等內容。

 吳關教授物理、化學、農學知識;綠華教授數學;聘請的一些飽學儒士們則教授傳統四書五經等。

 教學方式採用的都是開放式教學,誰有了心得都可以上講臺講課,平時有自由討論時間,可以自由辯論。

 甚至還請不識字但手工精湛的木匠給學子們講授木工製作,請老農講授種莊稼的經驗。

 物理化學課上學生們共同動手製作實驗器具,從理論到實踐,又從實踐到理論。

 但求學在古代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雖然學校不收學費和住宿費,但平時吃飯和筆墨紙硯都是要花錢的。這對貧窮子弟也是一項極大的負擔。

 吳關之所以沒有全部免費是不想給混子們機會,但為了保證貧窮的優秀學子能上學,還給安排了勤工儉學的崗位,也算是學用結合。

 大唐分明科學技術學院這種兼容幷包的辦學方式吸引了眾多學子,甚至還有許多外國留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