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甘總督 作品

第276章 新官上任(一)

 既然打定了主意要做人情,那就要把人情做足。 

 而且,涉及到勤王詔書,周進一行人雖然還未上任,不對此事擔負有直接責任,但既然他們在半路上了聽說了這件事情,自然不能一點表示都沒有。 

 經過一番商議之後,由德州知府劉為民大人出面邀請,陳也俊、衛若蘭兩位副千戶帶領各自家丁,留守德州府城,以防後金軍隊反撲。 

 周進是一個文官,則繼續帶領家眷、僕從,連同馮紫英、陸河等人,按照原定計劃,南下松江赴任。 

 穆濟倫參領自知他被後金那邊的人恨透了,都不敢在德州府城待下去。聽說周進轉任松江知府,他便也反覆哀求,謀得了一個桃李書院武備堂堂主助理的職務,連同他身邊兩三位親兵,都一道乘船南下。 

 至於穆濟倫參領身邊其他人,則劃到了德州府團練名下,由新任德州府團練幫辦西訥布庫代管。 

 西訥布庫所帶領的這些人,都參與了對多鐸貝子的戮屍行為,以此作為投名狀,不必擔心他們降而復叛。 

 有了陳也俊、衛若蘭、西訥布庫等生力軍加入,再加上前幾天,方昆對於德州府團練的一手操練,又經過了德州防衛戰的全程洗禮,戰鬥力提升了不少,德州知府劉為民大人的信心便一下子大了起來。 

 “這打仗麼,只要錢糧到位,士卒敢於用命,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劉為民大人躊躇滿志地說道。 

 他深知朝堂動盪,多事之秋,大周朝缺乏“知兵”之人,既然自己在文治教化方面,表現平庸,只能得到一箇中評,那麼另闢蹊徑,考慮帶兵打仗一事,也不是不行嘛。 

 孫博雅大人不就是以文官身份帶兵,官兒越做越大麼? 

 因此,周進、馮紫英、陸河等人南下之後,劉為民看到後金軍隊沒有反撲過來,便乾脆將多鐸貝子的頭顱,掛在德州府城的北門城樓之上,向來往客人宣揚他的光輝戰績。 

 大周朝的老百姓,誰不對女真貴族痛恨入骨?他們紛紛來到城門樓上,朝著多鐸貝子的腦袋吐口水,以此發洩心中怨恨。 

 消息傳到通州張家灣,駐守在此處的多羅巴彥貝勒大為光火。 

 他一邊在心裡面痛罵多鐸貝子是一個草包,打不下德州府城也就罷了,還把自己的小命也丟在那裡了,一邊點起兵馬,向齊魯行省德州府進發,怎麼都要將多鐸貝子的頭顱帶回來。 

 要不然,到時候大福晉阿巴亥一通哭訴,大汗肯定饒不了他。 

 不過,女真諸部和草原部落聯合起來,本意不過是為了南下打草谷,他們本來在北平、津門、保州一帶盤桓不去,就足以蒐羅大量丁口和財貨了,結果現在卻要勞師襲遠,去把那個多鐸貝子的頭顱搶回來,這真是倒了大黴。 

 他們雖然不敢明著反對,但暗地裡終究是不大情願,好不容易來到德州城下,又碰上了北上勤王的廣陵推官史道鄰。 

 史道鄰雖然是文官出身,但擅長兵事,由他組織接管防守,堪堪抵住了後金主力部隊的進攻。 

 但這場戰鬥,多羅巴彥貝勒不想打,德州知府劉為民大人也不想打,雙方形成了默契,掛在德州府城北城樓上的那個貝子頭顱被多羅巴彥貝勒取走,但德州府城也沒有被攻陷。 

 因為這次耽擱,多羅巴彥貝勒主持的這次南侵,所得不如上一次豐厚,但他畢竟完成了既定戰略目標,又將多鐸貝子的頭顱搶了回去,縱然大的功勞都沒有,但也可喜沒有受到大汗的斥責。 

 大汗僅將穆濟倫全族人、西訥布庫全家人都殺了了事,以發洩痛失愛子的憤怒。 

 德州知府劉為民大人則因為誅殺後金貝子、勸降女真將領這兩件大功勞,被拔擢為兵部左侍郎,成為朝廷新貴。 

 不過這一切,都與周進沒什麼關係。他帶著諸人,沿著京杭大運河南下,經廣陵城,過應天府,沿途先後拜訪了廣陵張家、金陵王家,至當年十一月,抵達松江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