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甘總督 作品

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215章 烏合之眾(一)

 德正十一年九月,經由今上同意,內閣正式批准兵部所奏《各地團練興辦章程》,決定在各行省、州府範圍內,廣泛興辦地方團練,所需經費由各行省、州府自籌。

 忠順王陳西寧擔任內閣團練大臣,各地團練都受其監管。

 團練募兵標準參照九大邊鎮,主要招募年齡十五歲以上、三十五歲以下青壯年,身體強健者優先考慮。

 經過三個月短期訓練後,這些團丁將擔負起各地城池守衛、清鄉剿匪等職責,以及在必要的時候,開撥到關外前線,接受遼瀋總兵節制。

 經內閣同意,兵部核准,順天府團練設團練使一人,由順天府尹王允大人兼任;

 設團練副使二人,由順天府治中趙光南和順天府通判周進二人兼任;

 設督辦二人,由兵部司官王自如、戶部司官張詩遠二人兼任;

 設幫辦四人,包括東城兵馬司副指揮韓奇、大興縣令魏西平、順天府學教授周萬林以及神武將軍府嫡長子馮紫英。

 周進之所以建議王允,提名這四人兼任團練幫辦,便是為了考慮在實際操練過程之中,需要藉助於這些人的力量,在軍事訓練、營房配置、思想教育、內部建設等方面,迅速取得一定效果。

 比如說,興辦團練,需要一個訓練場地,這個便由大興縣令魏西平負責調度,安排在紫檀堡附近一處山谷中。

 又比如說,周進畢竟是文官出身,他在新招募的團丁們面前,想要迅速建立威信,自然少不了韓奇、馮紫英這些武勳貴族子弟替他站臺撐腰。

 要不然,周進就要深入士卒中間,和他們同吃同住,在此基礎上贏得團丁們的真心擁護,周進哪有這個時間?

 不過,在這九人管理團隊之中,府尹王允大人和治中趙光南大人,都純屬掛名,具體事務很少插手。

 王自如和張詩遠二人,倒是結伴而行,來到團練營地檢查了一番,核對了一下訓練科目和團丁人數。

 “什麼情況,這都快半個月了,怎麼還缺額一千二百人?”兵部司官王自如陰沉著一張臉,很不客氣地說道。

 周進連忙解釋道,“兵貴精不貴多,我們所招募的流民,都是一些精壯,那些老弱病殘,連長途行軍都是問題,自然不能隨隨便便地招募進來,要不然空耗糧米,反而不美了。”

 “那最好還是要想一些辦法,到時候時間節點一到,順天府抽調不出一千八百名團丁,不要說你,連我都要承擔一份責任。”王自如沉聲說道。

 王自如不能不懷疑,周進這廝沒有招到足額團丁,不過是為了節省成本,替順天府省一些口糧錢,便又說道,“你也不用太過於擔心這些團丁的吃穿用度問題,兵部已經向內閣呈文,每向錦州前線押送一名壯丁,便可以得到一兩銀子的獎勵,也算是有所彌補了。你們儘可以放手施為。”

 周進恨不得破口大罵,“我們憂心勞神,操持數月之久,難道就是賺取你們兵部所核發的那一兩銀子標準的人頭費?”

 他心想,難怪早就有人說過,王自如這廝在兵部不討人喜歡,他真的一點兒都不會說人話啊?

 好在王自如和張詩遠二人,檢查了一番之後,便很少再來了。

 而周進也老老實實地按照既定數額,面向關外流民,再度招募了一批團丁,好歹也算是補上了既定名額。

 在山谷中的一處平地上,新招募的團丁們正在接受最後的檢驗。

 周進站在一旁,目光如炬,審視著每一個可能的加入者。他們中有的身形矯健,有的稍顯瘦弱,但眼中都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突然,一個身形魁梧的大漢引起了周進的注意。他手持長矛,動作笨拙,但每一刺都充滿力量。

 在稍後的模擬對戰中,他更是表現優秀,一個人單挑對面三人,卻仍然不落下風。

 休息時,周進走上前去,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叫什麼名字?”

 “李鐵柱,大人。”大漢憨厚地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