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甘總督 作品

第122章 雲騎都尉(一)

 “常言道,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讓周進從基層做起,必然有利於他的成長,臣附議。”兵部尚書李春華也附和著說道。

 德正帝本來想依從文官群體的意見,想著只要他有心栽培,即便周進從縣衙主簿做起,不過三五年時間,也能讓他獨當一面,平步青雲。

 但他卻發現,內閣首輔張楚在暗中搖了搖頭,示意他不要在倉促之間,下這個決定。

 等到散朝之後,德正帝便將張楚特意留了下來。

 “這是什麼情況?明明是你們這些文官建議我說,讓周進參加吏部銓選,授予他縣學教諭或者縣衙主簿之類職務。我在心裡面都有了一個大致的盤算,打算讓他擔任大興縣衙主簿,先負責將土豆種植事宜全面推行下去,這也是他的強項。結果你卻又在暗中搖頭。爭論了大半天,提出建議的人是你,否決這個建議的人也是你。聯想到市井之中有過謠傳,說是周進和張詩遠二人,因為九邊彩票一事的功勞分配問題,產生過齟齬。現在首輔大人先是不同意授予周進戶部司官職務,隨後又不同意周進參加吏部銓選,究竟意欲何為?若是不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便有些說不過去了呀。”德正帝似笑非笑地說道。

 張楚躬身答道,“大周朝以文治國,若是周進真是治世之能臣,自然也能在科舉一事上過關斬將,不至於連舉人的功名都撈不到。眼下順天府鄉試在即,不如讓他先參加鄉試,無論中與不中,到時候討論他的任職問題也不遲。”

 張詩遠和周進之間有過密議,以周進對張首輔一系不滿作為引子,誘使其他政治勢力拉攏周進,從而有助於張楚更好地分辨朝堂上的敵我形勢。

 這個密議知道的人並不多,僅限於張楚、張詩遠父子以及周進等少數幾個人知道。

 雖然說,目前成效還不多,僅捉住了孫紹祖這一條小魚,但總算在鐵桶一般的四王八公一系中,撬開了一道小口子。

 隨著周進在大周朝的官場上逐步高升,這個密議所發揮的作用便有可能越來越大。

 但這裡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周進能在錯綜複雜的官場上先站得住腳,有一定的自保能力,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以周進先有的身份,參加吏部銓選,撈一個縣學教諭或者縣衙主簿之類的職務,本沒有什麼難處,難就難在他才身具秀才功名,置身於龐大的文官群體之中,就是一個墊底的存在,要想順利往上爬,實在是太難了。

 到時候周進一著不慎,出了差錯,還需要張詩遠出面撈人,那他這個暗探的身份豈不是就要立馬曝光了?

 可若是張詩遠不撈人,周進哪怕被忠順王陳西寧所救,能在官場上安然無恙地活下來,但他必然也會對文官群體懷恨在心,也影響到他和張詩遠之間的暗中交易。

 張楚絕對不願意看到他好不容易佈下的這顆棋子,就這麼輕易被人所發現,相反,張楚還要給周進行一個方便,讓他有一個接近武勳權貴階層的可靠身份,從而幫助張楚打探出更多的絕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