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甘總督 作品

第37章 新春詩會

順天府學新春詩會草草結束以後,張有為訓導差點把肚子都給氣炸了。

 本來,《青年詩刊》創辦一事,他也初步有所耳聞。

 但他下意識裡認為,就憑賈氏義學那幾個毛頭小夥,既沒有文名,又沒有財力,能辦出一個什麼名堂出來?

 怎麼可能跟順天府學新春詩會這樣的大型文化活動相提並論?

 張有為訓導便沒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相反,他還叮囑順天府學的同僚和學生們,不要把《青年詩刊》放在心上,也不要特意提及這件事情,要不然,反而還促成了《青年詩刊》的話題熱度,純屬不智了。

 因此,後來周進引入國子監生員團隊,並募集了數百兩銀子廣告經費一事,便沒有人告訴張有為訓導。

 大家也普遍認為,這都是一些毛頭小夥的小打小鬧,掀不起什麼波浪。

 但事情的發展有些出乎眾人的意料。

 一是《青年詩刊》在其發刊詞中開宗明義地言道,這是大周朝以及華夏文明史的第一本詩歌刊物,也是在華夏文學史上第一次提出白話詩的概念,今後必將在華夏文學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青年詩刊》今後是不是能夠繼續辦下去,暫且不論,但這兩個第一的頭銜,卻著實被該刊給霸佔了。

 這讓參加順天府學新春詩會的眾多學子們,心中著實鬱悶。

 《青年詩刊》這也第一,那也第一,那順天府學新春詩會算什麼?

 合著大家就是過來見個面,喝酒聊天打屁,相互吹捧幾句?這也太老套了,太傳統了吧?

 因此,即便有美仙院的白秀麗姑娘,在場中撫琴演奏,但大家都普遍感覺興致不高。

 二是《青年詩刊》的定價極為低廉,才十文錢一份。

 胡永堵在國子監門口進行售賣時,連國子監的一些老師們,都忍不住掏出十文錢,想看看這本傳說中的大周朝第一本詩歌刊物究竟是怎樣的?

 至於曾參加詩歌峰會的那些國子監生員,看到自己的名字赫然印在了刊物上,都激動地哈哈大笑。

 他們出手闊綽,一買就是三五本,說是今後要帶回老家,讓家鄉父老鄉親們也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