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諤的虎 作品

第921章 激戰,火器時代的來臨


                 蒙古騎兵重新集結,稍作休整之後,再次捲土重來。

  這次林丹汗採納了‘鳳雛’的計謀,驅逐牛羊群作為前鋒。

  牛羊就是蒙古騎兵隨身攜帶的糧草,因此在短時間內找到大批牛羊,並非什麼難事。

  不愧是‘鳳雛’,這招果然奏效。

  由於鐵絲網是明軍倉猝之間佈設的,在大量的牛羊踐踏、衝擊下,很快就被推倒、踏平,或是被牛羊的屍體鋪墊覆蓋。

  “雲逍子,本汗看你還有什麼花招!”

  遠處的林丹汗見狀大喜,再次下令部眾分三路出擊。

  明軍也在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內,迅速變換陣形。

  新制定的新軍作戰手冊中明確規定,如果觀察到敵方騎兵正在向己方衝鋒,那麼,步兵必須在100秒內形成反騎兵方陣。

  ……科學、精細的戰術,正是新軍與其他軍隊最明顯的區別。

  這也是雲大真人的科學戰術思想,在兵政改革中的具體體現。

  九千明軍,迅速分成了三部分。

  主力列成一個縱深為六列的龐大閉合空心方陣。

  原先的後衛和前衛部隊,則在大方陣左右兩邊100多米處,分別列成一個小空心方陣。

  在這個時代,步兵對抗騎兵的標準做法是密集方陣。

  方陣一般採用前面多排長兵器,來阻擋遲滯騎兵衝鋒。

  如果有條件,還應該準備鹿柴和壕溝,沒有就要排列出更厚實的陣列。

  後排的弓手和弩手來對沖鋒騎兵殺傷,利用步弓比騎弓更遠射程來保證殺傷有效性。愛讀免費小說app無廣告、更新最快。為了避免轉馬丟失內容下載:cdn.y13398281206.com/apk/aidufree.apk敬請您來體驗無廣告閱讀app愛讀免費小說app

  而明軍此時擺出的陣形,卻與傳統的陣形大相徑庭,看上去頗為古怪。

  雲逍的神色變得鄭重起來,坐直了身子。

  真正考驗新軍戰鬥力的時候,到了。

  明軍此時排列的空心方陣,正是專門剋制騎兵所創。

  後來在西方,又被稱作是‘反騎兵方陣’。

  站在雲逍身旁的乙邦才欲言又止。

  跟在雲逍身邊這麼久,乙邦才也算是見多識廣,自然見過軍隊的操練,多少懂一些軍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