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諤的虎 作品

第911章 謀取河套

  這裡進可控制關西以北,退,可扼守要道。

  因此河套一直是中原王朝和遊牧民族政權的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自秦蒙恬攻匈奴之戰,從匈奴手中奪取河套平原以來,中原朝廷一直對其進行開發、屯田、戍邊和防禦。

  大明與蒙古為了爭奪河套的控制權,相互爭鬥了近兩百年。

  一直到嘉靖這個敗家子手上,才主動放棄了河套,給大明的未來帶來了極其嚴重的後果。

  沒有了河套,大明也就失去了北方邊疆的重要屏障和支點,使得北方邊境更加暴露和脆弱。

  蒙古各部趁機擴大對河套平原的控制和開發,並不斷向大明發動侵擾和攻擊。

  大明正是因為在北方邊境上,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才導致國力不斷受到削弱。

  若是這次能一舉佔據河套,無論是軍事上,還是政治、經濟上,對於大明都有百利而無一害。

  崇禎接著又不解地問道:“消滅林丹汗,與陝西有何相干……啊,朕明白了!”

  “叔父的意思,是將陝西百姓,遷移到河套!”

  崇禎恍然大悟。

  陝西連年乾旱,蝗災不斷。

  再加土地兼併嚴重,這才導致陝西成了民亂的源頭。

  若是佔據了河套,將失去土地的百姓遷居到這裡,也就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了陝西的問題。

  這可是一舉兩得的大好事。

  “還不止這些好處!”

  雲逍又補充了一條好處。

  不管怎麼說,林丹汗都是蒙古名義上的大汗。

  消滅了林丹汗,將極大地震懾蒙古各部。

  到時候再施以恩惠,也就可以讓他們歸附大明。

  穩住了蒙古部落,接下來就能集中精力除掉建奴。

  崇禎一番深思熟慮,提出了一個十分關鍵問題:

  “蒙古部落以騎兵為主,在草原上來去如風,很難將其殲滅。”

  “擊敗林丹汗容易,可要想全殲,卻是不可能。”

  “此人和察哈爾部不除,大明即使佔據河套和土默川,也難以長治久安,反倒會成為拖累。”

  “這該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