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諤的虎 作品

第717章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實行攤丁入畝之後,賦役自然是不能繼續交給鄉紳這個中間商來包攬。

  否則就成了換湯不換藥。

  大明的官吏、士紳,實在是太會整活了,再好的政策,經過這樣一倒手,他們照樣能給你玩出各種花樣來。

  離開了鄉紳的輔助,地方的官吏又太少,根本無力承擔如此繁重的事情。

  再加上此時江南商業的發展,使社會結構發生快速變化,原有的鄉里管理體制,已經遠遠不能適應。

  這就需要出臺一種新的制度,來維護底層的秩序,解決底層的社會問題。

  “這就又回到最初皇權不下鄉的問題!”

  “既要解決賦役徵收的問題,又要不讓鄉民不受壓榨盤剝,還要將朝廷的律法、政令直達鄉里。”

  “因此,只能將皇權延伸到縣以下。”

  雲逍順勢拋出他的構想。

  皇權下鄉,設立鄉、村兩級行政機構!

  鄉級,實行官治。

  每一鄉,設鄉公所。

  鄉公所設正副鄉長及民政、治安、經濟、文化等幹事各一人,負責一鄉賦稅徵收、治安、民政、教化等事務。

  陳子龍、夏允彝等人都是露出質疑之色。

  鄉公所?

  換了一個馬甲,可還是暴秦那一套啊!

  就不怕大明步其後塵?

  雲逍看出眾人的質疑,不急不躁地解釋道:

  “秦朝耗費高昂的行政成本,以嚴苛的律法約束百姓,這是把百姓,當做牛羊一樣來‘管’。”

  “而我提出的鄉級機構,可不光只是為了收稅、約束百姓,還有指導百姓農工、救濟扶住貧弱、教化開啟民智。”

  “是把百姓當做樹木一樣來‘理’,不,當做赤子一樣來栽培!”

  其實我是人民的兒子……雲逍在心中默默說道。

  在這個年代,官員就是百姓的‘父母’,要是給百姓當兒子,肯定會被人罵成是聖母。

  眾人思索片刻,眼睛漸漸亮了起來。

  一個‘管’,一個‘理’,意義卻是截然不同。

  官員管理百姓,被稱為‘牧’。

  他們的任務是確保牛羊不逃跑、不騷亂,乖乖地被役使,甚至是等著被宰殺了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