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諤的虎 作品

第698章 棄稻種桑,棄田打工


                 雲逍在次輔李標以及閣臣王應熊、畢自嚴的陪同下,前往嚴州府。

  一行輕車簡從,除了護衛之外,只帶了浙江布政使司一名分管糧儲、屯田事宜的參政,充當嚮導。

  離開杭州後,卻並未直接前往嚴州。

  而是繞道徽州,從錢塘江上游進入衢州,再順江而下去往嚴州。

  李標等人意識到,雲真人此行絕非視察災情那麼簡單。

  衢州府,是浙江承宣布政使司下轄的十一府之一。

  自靖康之亂後,衍聖公孔端友率族人隨宋高宗南渡,經過長途跋涉落居衢州。

  數百年來,衢州成了理學中心,號“小鄒魯”。

  衢州還是自古有名的糧倉。

  朱元璋起事之初,正是因為首先佔領衢州,獲得源源不斷的糧草供應,這才奠定根基。

  然而此時的衢州,已經沒了糧倉之實。

  雲逍等人沿途所見,田地中極少有耕種糧食的。

  絕大多數都種的是桑、棉、甘蔗等經濟作物。

  王應熊不解地問道:“據我所知,前宋初期自安南引進水稻後,東南之田,所種惟稻。為何到如今,反倒沒人種稻了?”

  那浙江布政使司的黃參政一番解釋,畢自嚴在一旁加以補充。

  其實原因很簡單,無非就是受利益驅動罷了。

  種水稻一年又能掙幾個錢?

  而種植經濟作物,獲利巨大,是種植水稻的數倍。

  “蓬頭垢面四十日,油頭光臉整一年”。

  蠶農們在養蠶季節,經過40多天的晝夜勞作,就能過上一年的富庶生活。

  而種植糧食,一年到頭都在忙碌,等繳了賦稅之後卻所剩無幾。

  此時江南的土地,有九成是掌握在豪紳、地主的手裡,他們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自然是棄稻種桑。

  不僅是衢州,也不光只有浙江,整個江南、東南地區,全都是這種狀況。

  江南農田種稻者,不過十之二三,圖利種植者,則有十之七八。

  蘇州、杭州、湖州等地區主要養蠶桑棉。

  福建以種植甘蔗和荔枝、龍眼等水果為主。

  廣東因糖利厚,開糖坊者居多。

  河南、山東則廣植棉花,成為新興的產棉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