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諤的虎 作品

第665章 上有老蒼天,下有亢百萬


                 大明的巡鹽御史和鹽法道,是專門負責巡察、監管鹽務的官員。

  二者的品級其實都不高。

  然而實際地位、職權卻是大的嚇人,甚至凌駕于都轉鹽運使司之上。

  區區七品巡鹽御史,正四品的揚州知府,甚至是正三品官員,見了都要以禮相待。

  萬曆年間,蘇州知府石崑玉因治績“卓異”,而被升為山東按察使副使,管兩淮運司使事。

  然而,石崑玉在面見巡鹽御史和鹽法道時,還是被“勒令長跪廷參如舊儀”。

  石崑玉氣得當場昏厥,隨後掛冠辭官而去。

  巡鹽御史和鹽法道,更是天底下一等一的肥差。

  一年下來,即使不貪,也能輕鬆弄個二三十萬兩銀子。

  如今兩淮鹽政糜爛,二人自然是難逃干係。

  揚州的鹽商總商,同樣也不簡單。

  揚州鹽商,其實是個籠統的概念。

  具體分為向灶戶收鹽的場商、認引行鹽的運商,以及到達口岸後販運至各州縣的水商。

  還包括在漢口的代理人,稱之為“匣商”,專門負責應酬官府。

  場商、運商、水商、匣商,組成了揚州鹽商集團。

  其中運商賺錢最多,是揚州鹽商的主體,其領頭的就是總商。

  總商的資本雄厚,行引最多。

  不僅是經鹽政衙門認可的富商,也是兩淮鹽業的真正壟斷者。

  總商相當有錢,並且在揚州隻手遮天,對於隸屬於自己名下的散商可以頤指氣使,任意科派。

  此時的揚州鹽商,分為三派,秦商、晉商、徽商。

  在明中葉以前,秦商和晉商把持著天下二分之一的鹽業。

  到如今,徽商後來居上,在揚州蓋過秦商、晉商。

  只不過秦商和晉商聯盟,依然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官場上比徽商玩得轉。

  因此揚州總商是一名晉商,名為亢嗣鼎,人稱‘亢百萬’。

  此人來自山西平陽,那叫相當有錢,稱之為富可敵國也不為過。

  富到什麼地步?

  亢氏不僅京營鹽業,還在山西、山東、京城等地經營當鋪、錢莊、糧食商行,家資早就超過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