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諤的虎 作品

第541章 雲真人講炮

  “首先來解決炮車的問題!”

  雲逍拿起木棍,繼續在地上勾畫起來。

  不得不說,此時西方已經廣泛使用炮車用於野戰,在這一方面要遠勝於大明。

  不過西方現在使用的框尾炮車,因體重身長,而不方便火炮的轉向及長途運輸。

  直接劃掉!

  雲逍拿出的是實心尾撐炮車。

  這種炮車體短身輕,平衡能力極為突出,只需一人之力就可完成火炮的轉向,因而大大提高了野戰炮的機動能力。

  實心尾撐炮車後來成為歐洲戰場上,最常見的野戰炮車。

  拿破崙時期用的就是這種炮車。

  孫元化飛快地用筆將草圖畫出來,然後雲逍又加以指點改進。

  當然了,雲逍只能根據記憶,描繪出一個大概的框架。

  具體需要工匠們不斷地摸索。

  以大明工匠的智慧,造出這種輕便的炮車,並非是什麼太難的事情。

  接下來是如何減輕火炮自重的問題。

  用於野戰的火炮,口徑絕對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

  什麼類型的火炮最適合野戰?

  後來歷史上的滑鐵盧之戰,英軍給出了標準答案。

  惠靈頓公爵以9磅炮裝備的騎炮兵團,完勝拿破崙裝備6磅炮和12磅炮的炮兵。

  那是因為9磅炮,正是威力與機動能力最佳配比。

  而6磅炮的威力太小,12磅炮機動性差,在這場戰役中慘遭淘汰。

  因此適合野戰的火炮,要以威力和機動性適應戰場需要來定。

  雲逍根據逍遙神威炮的的火炮“模數”,初步將炮彈重量定為5斤半。(約6磅)

  以後等鋼廠建起來,有了合適的鋼材,就可以採用實心鑽膛(先鑄成實心鐵,再用蒸汽機驅動鑽孔鑽膛)。

  那時候炮管更加堅固安全,炮身重量變輕,機動性大大增強,而威力有增無減,火炮將會有一次大瘦身。

  當然了,那是以後的事情,現在也只能想。

  最後,也就是最重要的問題,如何大幅提高火炮的威力。

  這才是雲真人準備的大招。

  首先是提高火藥的品質。

  其實早在洪武年間,大明就有了顆粒火藥。

  (內蒙古明初東勝衛的考古中,從遺址出土了一批火器,埋藏時間不會晚於洪武25年。其中就發現米粒大小、均勻的火藥顆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