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諤的虎 作品

第474章 雲真人談兵政,搬個小板凳認真聽講

  雲逍不假思索地答道:“當然有!”

  崇禎大喜。

  孫承宗、李邦華是知兵的,見雲逍說的如此果斷,都是覺得不可思議。

  既不能壓制武將,又要防止武將擁兵自重,這本來就是相互矛盾的事情。

  從古至今,哪裡有什麼兩全之策?

  “為了保證寶劍不會傷到自己,通常會將寶劍收入劍鞘中,殺敵時寶劍才會出鞘。”

  “軍隊也是如此,必須要建立合理的軍制,防止軍隊作亂。”

  雲逍的語氣篤定而又透著自信。

  後世的那些大國,為什麼沒有軍隊造反?

  就是因為有合理的軍制,讓軍隊失去造反的可能。

  比如那場轟動全世界的叛變。

  那位國家副統帥、軍隊總指揮,真正的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

  可他叛逃時,連一個班的兵都帶不走。

  這就是軍隊組織架構在發揮作用,杜絕了軍事政變的一切可能性。

  “願聞其詳!”

  崇禎顯得十分急切。

  沒有哪個皇帝,不擔心軍隊會威脅到皇權。

  “只要牢牢把握四個原則,軍隊就絕對反不了。”

  雲逍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後侃侃而談。

  “其一,以文制武。”

  這一條倒不是什麼秘訣。

  從宋朝到大明,這一手玩的爐火純青。

  到了後世,同樣也採取的是這種策略。

  世界大國,軍隊的最高領袖都是國家元首,國防部長都是文官。

  雖然有個別例外,但國防部是空架子,不負責軍隊的日常管理。

  而在一些小國,為什麼經常發生兵變?

  就是因為這些國家搞反了,不是國家元首兼任軍隊領袖,而是軍隊領袖靠政變當上了國家元首,成了事實上的軍政府。

  “宋朝以及我朝,以文制武的總體思路是對的,卻過猶不及,演變成了以文壓武。”

  “文官為了謀求利益,肆意打壓武將,最終導致軍隊不堪一擊,甚至整個民族的尚武精神也被磨滅殆盡。”

  崇禎聽到這裡,大有深意地看了孫承宗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