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諤的虎 作品

第342章 瘟疫學鼻祖、大醫吳又可

  雲逍問道:“敢問這位大醫,高姓大名?”

  吳大醫恭恭敬敬地答道:“草民吳有性,字又可,蘇州府吳江人氏。”

  “原來是吳大醫!”

  雲逍站起身來,行了一個道揖。

  這位,可是世界瘟疫學的鼻祖啊!

  世界上第一個認識病毒的大牛,最終卻死於氣節。

  雲逍前世家傳中醫,自然是知道吳又可這位‘瘟疫鼻祖’。

  電影《大明劫》中的主角之一,正是這個吳又可,另一個就是孫傳庭。

  崇禎在位十幾年,幾乎年年爆發瘟疫。

  從崇禎十四年開始,疫病從北方逐漸擴散到長江流域。

  南直隸、浙江等地瘟疫流行,死亡率之高令人談之色變,死者不計其數。

  崇禎十七年春,吳江再次瘟疫大流行。

  這場瘟疫持續了一個多月,患者口中不時噴血,後不久斃命,吳江城幾乎變成一座死城。

  吳又可不顧自身安危,為百姓治病。他參考古今醫案,結合自身的經驗,總結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救治辦法,寫成《瘟疫論》一書。

  《瘟疫論》中諸多方法,都為後世的諸多疫病防治指明瞭方向,奠定了基礎。

  吳又可研創的‘原飲秋’,被稱之為治療瘟疫之仙方,不知救活了多少江南人的性命。

  二十一世紀之初席捲全球的那場瘟疫中,由於用西藥治療會有嚴重的後遺症,即使治癒,最終也把人給治廢了。

  當時的國醫大師鄧鐵濤,用吳又可的‘原飲秋’來治療,創造了四個零奇蹟:零轉院、零死亡、零感染、零後遺症。

  中醫在那一年,成為世界冠軍(鄧老的原話),如同神一般的存在。

  雲逍曾親身經歷過那場瘟疫,自然是印象極為深刻。

  西方世界為了壓制九州文化,想盡千方百計消滅中醫。

  很多數典忘祖的不肖子孫被忽悠瘸了,連祖宗都不要了,竟然給中醫冠以‘偽科學’的帽子。

  可笑,而又極其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