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袖的兩 作品

第二百六十三章 神秘的大禮!




當然,別的地方扶持,條件肯定不會這麼優渥,甚至礦務局那邊要拿走一部分利益,但在雙水灣這邊,就是純粹的扶持了。



但這種扶持,本就是在計劃中,任誰也說不出不是來,也有不少先例可循。



尤其是孫家那邊,既然是送禮,肯定不會給孫向陽留下什麼麻煩,要不然這份禮物的價值也將大打折扣。



聽完蘇慧晚的話,孫向陽也不由得沉默起來。



有了礦務局那邊的扶持,雙水灣煤礦肯定會迅速成長起來,先不提前三年的免稅,光是一個優先保證電力供應,都足以讓孫向陽感到驚喜。



別看當初通電是由蘇慧晚一手促成的,但如今,各個地方仍舊缺電嚴重,經常限電。



上輩子,孫向陽小的時候,哪怕已經九十年代了,村裡仍舊經常停電,表面上是說電路出現問題,實際上,就是因為電不夠用。



現在就算是雙水灣這邊,之前也沒少停電,哪怕蘇慧晚也沒辦法,因為這種事情根本就不是縣裡說的算。



地區那邊,自然會根據企業的重要程度,進行優先供電。



但現在,有了礦務局那邊發力,雙水灣煤礦,也納入了這個名單。



如此一來,不僅僅煤礦那邊,就連研究所也不用再受停電困擾了。



只是,孫向陽反而有種幸福的煩惱。



原因就是,煤礦那邊一旦再擴大規模,肯定要加一個,甚至兩個礦井,如此一來,那邊的人可就遠遠不夠了,只能繼續再招人。



可問題是,雙水灣現在的人幾乎全都各司其職,煤礦需要人,磚廠那邊也不能停,建築隊那邊,為了配合雙水灣的發展,同樣必不可少。



而種地,更是不可或缺。



難不成要從其他生產隊招人?



相信以煤礦那邊的待遇,只要說聲招人,周圍幾個生產隊立即就會蜂擁上門,但要說讓他們全部加入雙水灣,搬遷到這邊,估計是不可能了。



這可不是三五個人那麼簡單。



能夠進煤礦的,肯定都是青壯勞力,任憑哪個生產隊,都不可能放人。



如果不是雙水灣的居民,就只能像沙坪壩一開始那樣,作為臨時工,可以給他提供的經驗,只有正常的一半。



當然,就算只有一半,也完全值得去做。



更重要的是,煤礦的規模擴大,提供給雙水灣的助力也會更大,真正擁有了發展的基礎。



所以孫向陽也不得不承認,孫家給的這份禮,夠大,也足夠貼心。



或許在外人看來,又不是直接給孫向陽本身的,而且煤礦也是集體的財產,哪有這麼送禮的?



但孫向陽所求從來就不是錢。



或者說,他壓根就不缺錢,更在意的是雙水灣的發展。



雙水灣發展的越快,規模變得越大,他將來能夠收割的經驗點才會更多。



煤礦,剪紙畫,再加上碳纖維研究所,這一步步走下來,才能讓雙水灣在未來綻放出璀璨的光芒,真正成為陝北黃土高原上的一顆明珠。



“怎麼樣?滿意吧?”



蘇慧晚微微一笑。



關於孫向陽在京城那邊治好了孫家那位老爺子,她也從張家棟的口中知道了一些,正是因為如此,她才放心的跟對方接觸。



不過最終真正拿主意的,還是孫向陽,所以只能等孫向陽回來再跟那邊簽訂合約。



如果孫向陽不願意,那一切休提。



只是在蘇慧晚看來,這種好事,又怎麼可能不同意?



並且她也瞭解過,根本就沒有任何後患。



因為雙水灣煤礦這邊,完全如何這種扶持計劃,無非就是礦務局那邊決定給誰罷了。



能夠爭取到這個名額,本身就是一種本事。



就像一些大型投資,不少地方都會想方設法的爭取,自然是所有的關係都用上,這本身就是符合規則的,你不能說給了別人,不給伱,就是不公平,這個世界上哪來那麼多不公平了?



拋開這些東西,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只要對雙水灣發展有幫助,那就沒什麼不滿意的。”



孫向陽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