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袖的兩 作品

第一百二十五章 針灸術,提升吧!

“周老哥,您覺得外公目前恢復的怎麼樣?”




客廳裡,孫向陽直接問道。




“以我的經驗,還有他這個年紀,目前的恢復效果來說,已經算是比較快的了,也超出我一開始的預期。”




周繼昌坦然的回答道。




他也明白,蘇老爺子之所以能夠恢復的這麼快,眼前孫向陽才是主要功臣。




最近一段時間,他越是研究那所謂的人體磁場,越覺得博大精深,幾乎將中醫裡陰陽五行全部概括在內,尤其是他日夜把玩那件五帝錢,那種對磁場的感應,越來越清晰。




他相信,如果自己能夠吃透這方面的知識,他的醫術也將有一個巨大的提升。




中醫講究辨證論治,很多時候,這辯證佔據的比重要更大一些,只有精準的把握住病情變化,才能對症下藥。




很多病治不好,不見效果,往往都是因為辯證出了問題。




尤其是人的身體,是一個整體,牽一髮而動全身。




就好比明明是肝臟出現了問題,很容易反饋到眼睛上。




因為肝主目,不管肝血不足還是肝火旺盛,都會導致眼睛出現變化,比如眼睛乾澀,紅腫,看東西模糊,除了眼部疾病外,往往都是因為肝出現了問題。




而舌苔的顏色跟厚薄則清晰的反映出脾胃的健康情況。




日常生活中,稍微有點經驗的父母,都可以通過孩子的舌苔,及時察覺到孩子問題來源。




所以中醫精通很難,但入門的一些知識,卻經常能在日常中觸及到。




“最近一段時間,看著您幫外公施針,我也仔細研究了一下,有點想法,所以我想要試試幫外公扎針,您看如何?”




孫向陽緩緩說道。




就在剛剛,他在幫著張家棟施針的時候,針灸術也正式入門。




真要說起來,這針灸比把脈其實更容易,因為針灸主要涉及到的是分寸,以及對穴位的認知,這些對孫向陽來說,並不難。




先前之所以遲遲沒有入門,主要還是缺乏實踐,缺少練手的對象。




畢竟扎針可跟把脈不同。




把脈他可以隨便找人試,但這針可不能隨便亂扎。




最近一段時間,孫向陽主要是用帶皮的豬肉,用冬瓜,蘿蔔來練習。




關鍵是力度跟火候。




而真正能夠讓針灸發揮出效果的,卻是辯證,只有找到病因,明白如何扎針,才會有效果,否則明明是這裡的問題,你卻扎錯了位置,甚至會起到反作用。




手法方面,孫向陽早就已經熟練掌握,經過剛剛對張家棟的把脈,辯證,繼而扎針,終於讓針灸術入門。




一旦入門之後,他的針灸術就可以跟把脈一樣利用經驗直接提升。




所以,別看他現在只是入門,但隨時可以提升到【小有所成】或者更進一步的【登堂入室】,乃至更高。




因此,在扎針方面,孫向陽並不虛。




甚至他可以做到更好。




蘇老爺子的情況擺在哪裡,每天看周繼昌扎針,對方也多次給他講解為什麼要那麼扎,所以孫向陽完全可以依葫蘆畫瓢。




甚至,在他看來,如果自己結合風水,說不定效果會更好。




再加上時間一天天過去,他也不可能一直留在京城,想著儘快讓蘇老爺子恢復,他也能安心的跟陳書婷回家。




正因為有這個把握,所以他才跟周繼昌提出來。




畢竟沒有對方的首肯,自己偷偷的扎針,對其也是一種極大的不尊敬。




這段時間,周繼昌對他知無不言,專門抽出時間來跟他一起辯證,在一些病症的理論方面,孫向陽並不虛,缺的只是實踐。




對方對他那是真正的傾囊相授,他又如何能偷偷摸摸的給蘇老爺子扎針?




“你是說,你已經掌握了風水跟針灸的結合方法?”




聽到孫向陽的話,周繼昌立即來了精神,雙目緊緊的盯著他。




“只是有一點把握,但具體如何,還得看具體扎針時候的效果。”




孫向陽點點頭,在沒有絕對的把握之前,他向來不會直接打包票。




“好,明天的扎針伱來,不過先用溫針法,如果確實可行,再用重針法。”




周繼昌當即表示同意。




甚至如果不是今天他已經幫蘇老爺子施過針,對方的穴位筋絡不宜再受刺激,他恨不能現在就讓孫向陽嘗試。




畢竟孫向陽說的,也是他一直苦苦追求的。




如果真能成功,不但對蘇老爺子的恢復更有幫助,他這邊說不定也能夠得到啟發。




再者,他剛剛已經看過孫向陽幫張家棟扎針,手法跟力道,拿捏的恰到好處,完全不像是新手,倒像是練習了多年。




不過他最近也時常見孫向陽對著一塊豬肉還有蔬菜練習,對方那股子對自己的狠勁,讓他回去以後,對著那幾個徒弟,又是狠狠一頓發火。




瞧瞧孫向陽這個小老弟,資質好就算了,關鍵是還努力。




而自己的徒弟,資質差就不說了,一天天淨知道偷懶。




果然,人跟人是沒法比的。




正是因為認識到孫向陽的扎針水準,所以他才同意對方給蘇老爺子扎針,而且還是選用的溫針法,就算出點錯也沒多大影響,再加上他還在一邊看著,就更不會出問題了。




自然也就欣然同意。




“來,我再跟你說說扎針的要訣,還有治療中風的穴位,火候。”




當即,周繼昌便拉著孫向陽討論起來。




直至確定孫向陽全部記住後,才放下心來。




轉眼就到了第二天,今天蘇老爺子的臥室中,除了孫向陽跟周繼昌外,還多了兩個人,蘇衛國跟蘇衛軍。




關於將兩人請來,也是孫向陽的意見。




別看蘇衛國跟他說過,在蘇老爺子的治療上,完全由周繼昌跟他做主,但這次扎針的是孫向陽,而且還是第一次幫著蘇老爺子扎針,也就不得不將兩人請來。




關於孫向陽要針扎,蘇衛國稍稍猶豫,甚至都沒有詢問周繼昌的意見,便直接答應下來。




雖然他也知道孫向陽才剛剛開始學習,但人跟人是不同的。




尤其是孫向陽更不一般。




再加上,以他對周繼昌的瞭解,如果沒有一定的把握,對方肯定不會讓孫向陽扎針。




基於此,他自然不會輕視,更不會表現出對孫向陽的不信任。




甚至說難聽點,當初如果沒有孫向陽的及時出現,他這會就只能在寶山上見到自家老爺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