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悟秋懂 作品

第632章 未完成的工作


                 初一晚上,樑棟把何義勇、莊蓉、何孝思這三個分別能代表何家三房的人叫到了一起,開門見山地對他道:

  “首先,我在這裡要給你們道個歉,我在第十六巡視組的時候,第一個就拿咱們何家開刀了。”

  何孝思道:

  “這個不怨你,即便換個人當這個組長,結果恐怕也一樣。這是歷史大趨勢,我們都能理解的。”

  樑棟看了看何義勇和莊蓉,他們倆雖然沒說話,臉色卻明顯不是很好看。

  樑棟沒有管他們,繼續道:

  “當時,為了照顧大家的情緒,巡視組就沒有拿各大家族的宅子下手。本來,按照我的計劃,凡是國家以福利性質分給各個家族,類似何府這樣的保存完好的王公大臣府邸,在收尾階段,都要統一收回的。這樣的宅院,根本就無法用金錢來衡量,裡面的一磚一瓦都堪比文物。因為歷史原因,國家讓各大家族分別入住,但這並非封建王朝論功行賞那一套,不是說把這些宅院分給了各家……”

  還沒等樑棟說完,何義勇坐不住了,出言打斷道:

  “爺爺他們那一輩,拋頭顱,灑熱血,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享受一些特殊待遇,很過分嗎?我們不是盯著這套宅院,說實話,我自小就生活在這大院兒裡,我已經住夠了,但是,沒有了這個大院兒,何家還是何家嗎?對我們來說,只要這個大院兒門頭上海掛著‘何府’兩個大字,我們何家就還在,要是連那塊兒牌子都保不住,何家也就真的完了。”

  何義勇的話,連何孝思都不由得連連點頭,莊蓉更是直接贊同道:

  “老大說得句句在理,只要大院兒在,何家就散不了!”

  樑棟微微一笑,等他們都說完後,不慌不忙地說:

  “看來你們還是不知道國家成立第十六巡視組的目的。改革開放以後,國家為了刺激經濟快速增長,提出了‘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口號,隨之,就產生了一批先富起來的人。有全球知名的機構曾對我們國家先富起來的人群進行過研究,把這群人分成三類:第一類是抓住機會的草根階層;第二類是有官方背景,或者乾脆棄政從商的那部分人;第三類就是老百姓口中的‘h二代’、‘h三代’。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個人群中,第三類人竟然佔了大多數!草根階層跟第二類人相比,劣勢已經十分明顯了,而第二類人在第三類眼中,又連個屁都算不上!這些‘二代’、‘三代’們,靠著深厚的背景,壟斷了大多數最賺錢的行業,迅速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別的我就不說了,就說說咱們何家,僅僅掌握了一個進口藥品經營,就能賺得盆滿缽滿……到了今天,這種情況愈演愈烈,財富越來越集中在少數人手中,我們只是實現了‘讓少數人先富起來’,卻讓‘先富帶動後富’遲遲無法兌現,更別說實現‘共同富裕’了。不得不承認,改革開放這幾十年,不管哪個階層,生活水平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我們現在的老百姓已經不再滿足於單純追求‘穿得暖’、‘吃得飽’、‘住得安’、‘行得暢’了,而是在這些基本需求之上,進一步提出了‘有尊嚴地活著’的口號!正是在這種大環境下,上面才會成立第十六巡視組,而第十六巡視組成立的唯一宗旨,就是為了解決第三類人利用手中的政治資源,壟斷一些行業的根本問題!”